哈医大二院“天价医疗费”事件中的王雪原医生说:“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社会,人不一定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即使医务界视我为‘叛徒’,最后当不成医生,凭我的学识和技术,我相信自己谋生不成问题。”一个博士生把话说到这份上,实在让人悲从中来。
“天价医疗费”事件受到极大关注和广泛批评,表面上看是因为数字太离谱,实质上是老百姓对普遍存在的医疗黑洞切身体会后的不满,终于找到了一个发泄口。但是,就像对其他腐败现象的越反越腐一样,医疗界的“攻守同盟”并不会因为“天价医疗费”事件的曝光而彻底打破。所以王雪原才把自己描述为“叛徒”,这就是说,他如果(其实是很可能)在本单位呆不下去的话,也别指望被其他医疗单位接受。此一悲。
王雪原当然不致沦落到街头找活干的地步,最终开个私人诊所在政策上还是允许的。我一个医生亲戚退休后开了一家诊所,积蓄加借贷,投入是250万元!还是个“生”的王雪原博士,开私人诊所能拿出这么多钱吗?按照他敢于站出来说真话的性格,估计拿不出来。“当不成医生”的自我预估也已经反映了他的财务状况。此二悲。
王雪原还有其他选择吗?不能说没有,改行就是一种。然而,一个已经混到博士生的人要改行,这种浪费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吗?此三悲。
不过,真正可怕的悲哀远远超过以上三种,那就是王雪原所描述的平时的工作处境--唯领导是从、或集体贪腐、或集体庸碌、或集体装聋作哑的风气,它不仅限于王雪原一个人所在的医疗单位,而是弥漫于公有性质的各行各业。
为什么呢?因为改革从一开始就是自上而下的,至今,一些改革权已经落到了单位领导手里,普通人敢于微词领导,就可能沦落到那个叫做“下岗”的地步。改革权属于上头,老百姓只有被改革的份儿,这是社会的最大悲哀。 □王永章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