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省市区、地级市甚至县都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有的驻京办目的就是跑‘部’‘钱’进。”日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谈到对预算资金审计监督时这样表示。(12月4日《新京报》)
根据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驻京办事处管理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特区以及中央级的大企业在京共设办事处52家。至于未经批准的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在北京设立的办事处、联络处更是不计其数。大量事实证明,不少“驻京办”成了夹着“包”游说部委官员的“贿赂办”“腐败办”。
“驻京办”成为腐败高发区,让人唏嘘不已。由此,笔者不由想起了香港“驻京办”。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工作职能,香港驻京办都和内地的有着迥然的差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这个1999年3月才成立的机构把自己的功能定位为香港特区政府与内地机关之间的一道重要桥梁,香港驻京办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向中央人民政府、各省市部门和民间团体提供有关香港特区的资料。而内地驻京办的首要职能,大多是“同中央国家机关加强联系”与“跑部钱进”。李金华幽默地对“跑”字做了个“解读”:“跑是一个足字旁,还有一个包,要带包去跑。”对这个“包”的内容和作用,大多数人心知肚明。如果学习香港而不是把“跑”作为首要职能,内地的一些“驻京办”会沦为“贿赂办”吗?
在香港“驻京办”的工作内容中,主要是为香港居民服务,包括“为身在内地的香港居民提供实务性协助”和“为身在内地的外国公民办理香港入境签证”。而内地“驻京办”,主要是为领导及其家人服务,而不是为平民服务。所以有人称内地驻京办“活动”能量超乎想像,不仅能摆平地方官,更能摆平京官,“对地方领导和部委司局负责人的喜好了如指掌,据此陪他们打牌、旅游、喝酒、将礼物不露痕迹地送到领导的手中”,所以有人说其是权力的“行宫”,地方“第二行政中心”。
同是“驻京办”,差别咋就这么大?当然,这种差别的根子,在体制,在机制。但是,在很多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各地设立或管理“驻京办”上,不妨学习借鉴一下香港“驻京办”的平民特色,把政府的“以人为本”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贯穿落实到“驻京办”。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