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评论·日月谈 汇聚网上最好的评论
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挑选2005年度亚洲英雄人物于前日正式发行,中国境内共有6人上榜,4名在内地,香港、台湾地区各1名。 >>>相关新闻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说,玉米哪都有,美国也不例外。最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10月3日出版,“超女”李宇春登上封面并且成为该周刊评选的今年25位年度亚洲英雄人物之一。
或许在半年之前,不仅仅是《时代周刊》,连中国大多数媒体都不可能注意到李宇春这样一个邻家女孩。
一个普通的孩子能够成为“亚洲英雄”,说明今天中国社会所呼唤的平民英雄正在走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他们可能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也可能不具备骄人的政治、经济或者文化资本,甚至有些大家都有的小毛病、小缺点,但是他们同样来自民间,同样以自身的努力奋斗,通过社会公众的认同赢得尊重。
李宇春的脱颖而出,是今天中国公众意识崛起的标志,他们的参与率很高,他们的影响力很大。这个群体的见解,值取向和审美判断不会轻易受到左右。这个群体同时已认同了以一种公众化的参与方式,也接受了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中国的平民英雄,就是从他们中间诞生的。
平民英雄的冉冉升起,在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美国媒体曾经在2000年以“谁是你心中的英雄”为题,对民众进行调查,最后评选出了20位英雄,其中有10位“生活中的英雄”,他们中很多人名不见经传,甚至有拒绝向有种族歧视的白人男子让座的普通黑人女性,有1967年越南战场上拒绝屠杀平民的美军普通一兵等。即便是此次《时代周刊》评选出的其他亚洲英雄中,也包括了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协助找寻失踪者的志愿工作者。
平民英雄不但是今天中国公众的认同对象,也是中国公众所渴望更多出现的类型。他们代表了公众认同的价值观、审美、生活方式、奋斗经验或者是成长历程。他们可能很普通,但是大众阶层通过选择和创造这样的平民英雄,完成了其演化过程,形成了自身的核心价值。整个社会所为之疯狂的英雄也不再仅仅是类型化的符号,而更多的体现个性,独立精神。
有趣的是,中国公众意识的崛起,并没有像历史上许多国家的公众意识崛起一样,与精英阶层形成对立。中国大众阶层的发展,不但与精英阶层形成了互补,而且向精英阶层提供了新的元素。这种大众阶层与精英社会的共存方式,其实也是整个和谐社会的重要结构。而今天中国的精英阶层,更应该重视大众阶层中崛起的平民英雄和公共理念,因为他们可能代表了数量上更多的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历史曾经有崇尚类型化英雄的传统,开疆扩土、金戈铁马甚至是霸王别姬都被作为英雄的类型而传扬下来。因此东晋时代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经感慨:“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但今天的时代发展,却更倾向于从平民中寻找英雄。因为中国当代平民英雄的成长过程,是中国现代化从启蒙走向成熟的过程。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已经融入了更多以人为本,以民意为基础的社会价值。
历史未必会把李宇春作为一个英雄人物记录下来,因为平民英雄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偶像,他们更多地是一个普通人,也容易随着时间的发展浮光掠影而过,但是平民英雄越多,这个社会中积极向上的因素就越多,而社会的包容和民主的意识就会越强大,我们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希望。 (责任编辑:悲风)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李宇春 时代周刊",共找到 8,123
个相关网页
热点:公务员是中国最幸福的人? 张五常:为王石作序
经济学家能为企业代言吗 为何要树立一个荒淫无耻的形象
章子怡把中国男人气坏了 我们一直错怪了张艺谋
索尼为何“忽悠”中国消费者 孙英杰案的几个搞笑疑点
又一个学生被老师间接杀死 处女荒 根本不用回击
是好男人 就请用安全套 国人的脸被央视丢尽了!
深圳要消灭香港的色情业啦 路人为何旁观强奸(组图)
现在的女大学生成了什么? 多少卖淫女是大学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