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许多人把开两会当做办事情的黄金时间,集中精力“跑部钱进”。今年的政协开幕式出席率高达96.5%,小组讨论也是座无虚席,每个会场都是满满的。
晴,星期一。早晨5点10分起床工作。写“两会时间”等微博。继续整理两会手记。
一般的人也许看不出每年两会的变化,只是感觉每年政协3月3日、人大3月5日开幕,列席人大提取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院工作报告,讨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反映社情民意热点问题,最后是闭幕式。好像都是“老套路”,没多少“新名堂”。但作为连续14年参加全国两会,第9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我来说,却能够亲身感受到发生的变化。
会场越来越满了。这是一个明显的变化。以前开两会,出席率能够到95%就很不错了。小组讨论请假的就更多。许多人把开两会当做办事情的黄金时间,集中精力“跑部钱进”。今年的政协开幕式应到委员2214人,实到2136人,出席率高达96.5%,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赞扬委员“参政议政热情高”。而小组讨论也是座无虚席,每个会场都是满满的。我们民进组的委员笑称会场太小,“腿都无法伸开”。
餐厅越来越挤了。这也是以往难得看到的风景。以前开两会,许多委员代表往往忙着与同学、老乡见面,忙着请部委领导吃饭,所以到了吃饭时间,会场的餐厅往往“门前冷落车马稀”。现在却不一样,餐厅门口有时候还排起了队。而且,餐厅经常成为第二“讨论室”,在会场上意犹未尽的话题,在这里继续展开,一谈就是半个小时以上。
买书的人越来越多了。应酬少,读书的时间自然就多了。仅仅在会议期间的十余天时间,就可以好好读几本书。昨天在电梯上听到委员之间的一段对话:“新华书店来摆摊了,有不少好书呢!”“我昨天在文史出版社的书摊已经买了好几本,马上再去看看。”晚餐时经过书摊,在看书的人还真不少。
争论越来越激烈了。政协委员大部分是专家学者,分析起来有理有据,对一些问题的争论经常是针锋相对。我们小组的朱晓进委员前几天在人民网访谈时提出推迟男孩入学的建议,不仅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在小组讨论中也是如此。他坚持认为,推迟男孩两年进行学校教育,而进行艺术教育等各种其他教育,这样可能会更好。张帆委员认为这个有点不切实际,不可能马上操作。胡卫委员则认为推迟入学违反义务教育法。这样平等、自由的讨论,往往是两会一道动人的风景。
总之,年年岁岁来相会,岁岁年年会不同。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今天我还是全天参加小组讨论。委员们围绕“十三五”规划纲要展开讨论。我在发言中重点对第十四篇“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我认为规划纲要把“提升人的发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水平,着力增强人民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加快建设人力资本强国”的提法明显有问题,这种“能力至上”的表述,显然是不符合教育方向的。人的素质,或者人的基本素养才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