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围观的手机和执法的手铐如何和平共处?

不止是上海,不光是在交警执法领域,其他地区、其他类型的执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城管执法)中,也出现过许多类似的波澜。执法行为被围观者拍摄下来,摆在社交媒体上争论,引发舆论声浪。

  文/司徒小山(搜狐特约评论员)

  上海近日展开交通大整顿,有两名违章的女性不服从处理,警察采取了强制措施。她们被戴上手铐的时候,抗拒的视频传到网上,引发社交媒体上的舆论关注,对警方颇有非议。上海警方对此回应,将坚决依法查处,严厉打击,保护公安民警依法行使职权。

  这两起事情之所以轰动,是因为执法过程被围观市民拍到了,引起了各种解读。视频画面中的肢体冲突,动用警械的过程深深刺激了观众,容易激发人们对执法者的刻板印象。警方重申了依法处理的强硬立场,这与舆论对这种事的理解,存在明显差距。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警方使用警械的情况,不应该包括这种整治自行车占据机动车道的行为。因为它看起来是微小的错误,不是严重违法,如果对动用警械缺乏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来证明当时状态下的处置是适当,无疑会吸引非常多的指责,这恐怕也是执法者不愿看到的。

  不止是上海,不光是在交警执法领域,其他地区、其他类型的执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城管执法)中,也出现过许多类似的波澜。执法行为被围观者拍摄下来,摆在社交媒体上争论,引发舆论声浪。这种事情一而再发生,围观的手机和执法权威日益冲突。

  分析起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与两种背景大有关系。一是社交媒体的普及,尤其是手机作为传播载体使用广泛,它具有便利拍摄、简单上传及迅速传播的特点。执法行为作为围观中常见的拍摄题材,很容易被手机拍摄,骤然形成社交媒体上的热点。

  在执法的角度看,存在第二方面原因,那就是执法行为全方位、全天候地进入日常生活的空间,尤其是在街头与民众全面接触。在执法全面前突的情况下,执法者与执法对象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暴增,一般矛盾激化为重大矛盾的概率上涨。执法覆盖面越大,类似爆点越多。

  就像上海那样,对执法者的挑战是,要应对日益增多的街头执法活动,并且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执法活动中塑造权威。执法越是频密,维持执法权威的难度越大。街头情绪具有挑战权威的天然冲动,围观之下的执法面临失控等不确定因素,执法者的处境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普及化、手机大众化的今天,执法活动具有了两层指向:一是实际场景中的,一是舆论传播中的。大家在讨论“执法活动”时,往往混淆这两层含义,出现截然不同的理解与认知。执法者与社会大众各执一词,因为分裂,所以埋下冲突的隐患。

  执法机构强调合法性,说的是实际的街头执法,但往往忽略传播层面的“执法活动”,不管是为执法辩护,还是批判它们,都不在一个频道上,误会加深,心结纠缠。以致于出现极端的主张,那就是杜绝围观拍摄,取消舆论传播对“执法活动”的再塑造,以消除负面影响。

  这种主张逐渐放大,成为执法机构下意识的倾向。比如,一旦遇到执法过程被拍摄,就使用激烈的反制措施。有些拍摄城管执法的无辜人被打死,悲剧背后的逻辑就是如此。长此以往,执法者甚至希望密闭那些发生在公共场所的执法行为,为此不惜违法捍卫。

  老实讲,通过排除围观者参与,来抵制手机拍摄与街头执法之间的张力,不太现实。因为手机传播的时代无法阻挡,执法不得不在民众眼皮底下进行。可行的出路很简单但是不容易办到,那就是推动规范化执法,让围观手机成为宣扬执法权威的“朋友”,而不是相反。

  考虑到现实,执法的战线拉得很长,反求诸己,与围观手机所隐含的社会监督和平相处,对执法者素质及执法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坦率地说,虽然是高要求,可恰恰是中央及高层强调执法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在手机与警械、围观者与执法者之间,我们期待一种和谐的关系。

专题策划: 搜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