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安息,生者如斯。MH370一次一次直涉自身的苦痛累积,令我们似曾相识但从未深究的“世界”扑面而来。痛则痛矣,更多的“人类体验”正在形成我们的“人类想象”。惟其如此,成为“世界公民”的国人才能迎来一个更温暖的心灵时代,方可承受越来越宽广的“天”予人类的机遇和挑战。
MH370一周年祭 永不消失的痛与爱
文/金苍
逝者长已矣。哪怕再微小,也都沉淀进了人类精神的河床,涵养着共同的“集体无意识”,更不用说那些曾经备受关注的生命。
一年前,2014年3月8日凌晨,满载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成员的马航MH370航班,在茫茫夜空中消失。经过半个多月焦灼的等待、无望的守候以及纷纭的猜测,最终只得到一个“终结于南印度洋”的结局。直至今年1月29日宣布航班失事,仍未能找到飞机的残骸。夜色里,巨大的迷一样的事件,迄今仍有人在悲痛中不愿接受也并不相信。不止那消失在夜空中的239人的至亲密友,太多的不解与苦痛凝结,已成为一种公共性的心灵隐痛。一年了,那痛沉甸甸地,总在某处悄悄地迸发,刺着你我,也问着你我。
桑塔格认为,现代社会媒体的发达,增强了人对于苦难的免疫力,也剥夺了人对于世界的新奇感。然而,对于MH370的关注,却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和不确定性。至今仍有很多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诺大一架飞机,能消失得如此彻底?那些生命如何能刹那间集体音信全无?持续不绝的各种阴谋论,试图填补的,正是这样一种认识上的空缺。的确,大部分人都只是活在自己的日常之中,能意识到却又难以想象这个浩渺的世界。也正因此,MH370给笃信“赛先生”力量的国人巨大的情感和心理冲击,也在潜意识中让更多人感受到人类其实是一个整体。
那是一起跨越国境的悲剧。乘客以国人为主,航空公司却归属马来西亚,疑似最后失联地是越南,最后终结于南太平洋,澳大利亚至今仍在搜索……有携手的搜索,有异国的拉锯,有全球的报道,甚至有应该适用哪个国家法律的问题。如果说2011年利比亚大撤侨让人看到国家的力量;那么我们难以忘记的MH370失联事件,则让我们在关注同胞命运之时,也意识到了自身与世界的联结之微妙,以及那潜藏着的无国界的人类之爱。
不仅是MH370。一年来,在失联的悲情背景之下,更多事件因相似的况味而催生同样的思考。同属马航,MH17在乌克兰上空被击落,即便是摄影师镜头里散落在田地里的行李,也让人沉痛不已。从埃博拉病毒肆掠西部非洲,到韩国“世越号”客轮沉没,再到云南鲁甸地震夺走600多条生命……有天灾、有人祸,有国内、有国际,国人对于生命的分量、人类的命运,应该拥有更为沉重也更深刻的体认。
有人计算,从人类文明曙光初绽到今天,地球上生活过的人类超过了1060亿;而关于人类社交的“邓巴数字”显示,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为150人,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则仅为20人左右。但这样的对比,却并不会渲染出孤独,反而因之产生一种联结感。这或许就是人类智识最可宝贵的地方:因为相同的自我认知,因而能在感同身受中合而为一,成为“想象的共同体”。
在“世界已平”的今天,在中国正急切地走出去并将“复兴之路”铺设到全球各个角落的今天,中国人需要从更高和更深的层面上认识自己,认识家国。本世纪初,纽约双子塔在熊熊大火中倒塌之时,还有拍手称快的国人,可当像MH370这样一次一次直涉自身的苦痛累积,我们似曾相识但从未深究的“世界”便会扑面而来。无论痛,还是爱,它永不消失,更多的“人类体验”就这样正在形成我们的“人类想象”。这不仅仅是在苹果手机店外排起长龙,也不仅仅是因为不能同步看美剧刷屏吐槽,还需要从更高的角度定位和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时代。惟其如此,“世界公民”才能迎来一个心灵更温暖的时代,方可承受越来越宽广的“天”予人类的机遇和挑战。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