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所在,情起不灭。在春天里,在这个大树开枝散叶的季节,我们再来纪念这位农民的赤子。我们似乎依然能够感受到,耀邦带着对中国民众的无限真情和深深的憾意,连同他未竟的事业未休止的现代国家梦想,在另一个世界静观他的后继者。
纪念耀邦:你永远不会独行
25年前的4月15日,一个老农蹲在从湖南到北京的列车车厢里哭泣。面对列车员的询问,老农大哭:“我弟弟耀邦死了!”
耀邦,一个农民的赤子,生命结束在不该结束的时刻。那天晚上,一位诗人在列车上悲痛难抑,为他赋诗一首,后来谱成《好大一棵树》到处传唱。
真诚所在,情起不灭。在春天里,在这个大树开枝散叶的季节,我们再来纪念这位农民的赤子。我们似乎依然能够感受到,耀邦带着对中国民众的无限真情和深深的憾意,连同他未竟的事业未休止的现代国家梦想,在另一个世界静观他的后继者。
耀邦从未孤独前行。在他的感召提携之下,南粤始开改革之先河,习仲勋、袁庚、任仲夷牢牢把握住中国改革的发动机;他对农口的支持与关注,使得中国农村改革的政策工作大踏步向前,杜润生、于光远们,甚至包括后来的王岐山均或近或远受其带动;文化知识界更是未忘晓耀邦的知遇之恩,知识分子们,包括文化宣传的主管者朱厚泽在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发挥了引导者角色。直到今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耀邦追随者的行列,他们绵绵不绝,超脱了功利性目的。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踏上耀邦曾经踏上的道路,也已成为中国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大景观。
依托于源远流长的中国政治社会土壤的衍变,耀邦作为一颗向上美好的种子,历经过的沧桑却依然保持天性。
耀邦是一位对生活有大爱的人,热爱生活,他首先保证自己是一个正常人,他回忆与妻恋爱时候魂不守舍,他骂起腐败来口不遮掩,“滚他妈的蛋,廉政才是为政之本”。他显然并不将政治作为全部,政治不是他的生命,从事政治只是改变世界推动更美好生活的工具。
这对于经受过权力侵染和折磨的人们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必须时刻本着一种大爱精神,经历反复甚至惨烈的思想锤炼才能修成。
然而,诚如康德所言,“人终为目的,而非工具”。这种普世力量,正如大美星空中最亮的星星,照亮一切愿意为之付出青春生命,追求“诗意人生”的人们。让人之为人,这是一切的出发点,也是耀邦在执政党内能够团结一大批同行者,建立起自己威信的根本力量所在。让人重新变成人而不是陷于丛林状态,让政治遵循基本的人性规则,让中国回归到常识,是这一批同行者共同的梦想。
为此,他们需要携手,互通政治资源,通过平反冤假错案,解放思想同时解放人,他们的共同体雏形才能发挥出力量,对抗将中国拉入无底深渊的下行力量。
耀邦在这样一个正能量群体承担了枢纽的角色。他在团结以及发掘这些同行者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他在自我形象方面,首先自己做一个民主开放的践行者,他成了首个穿西服的领导人,直至着西装入棺。他提倡女孩化妆,反对向多彩的文化生活设置审查制度,通过冤假错案解放思想解放人,他任人唯贤,他当上中组部部长时不少人放了鞭炮。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耀邦通过修剪旁逸斜出的枝条,调整树型和生长的方向,初步把正面的政治力量做成一棵大树,枝叶繁茂,根系深入。遵循耀邦民主开放、多元理念的政治领导者,已经发挥还将继续延续正向的政治逻辑。耀邦主持平反的习仲勋,在南粤为改革开放局面破冰,使得中国再走回头路已无可能。受他熏陶的前国家总理温家宝也称因为耀邦的言传身教不敢稍有懈怠,前国家主席胡锦涛退休后同样是一副平民形象,甚至自称“一介草民”。
耀邦所倡导的民主开放政治社会思想,当然未能最终全部实现,有观察者指出他似乎不太善于或是不屑与政治体系中的顽固但强悍的力量妥协,还有的说他似乎有些不接地气云云。耀邦不是神,他一个人解决不了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问题,这也正是他在体制内不断寻求同行者,不断培养后来者的原因,他所冀望的开放社会只是刚刚起步而已。
今天纪念耀邦,我们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那就是只有开放的社会才会前途无量。中国既得利益体系之强大,单纯依靠体制内的纵横捭阖,已经难以彻底奏效,领导者的铁腕治理推动也会显得后续乏力。公民社会的成熟和强大,是呼应体制内进步力量的不可或缺的支柱。
耀邦已经离开我们25年了,他所踏上的道路却从未缺少奋力行走的身影,与耀邦同行,让社会继续开放,正是这个道阻且长的国度希望所在。(文/张传文)
相关评论: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