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搜狐快评:再提“三不”原则意味深长

更值得品味的,还有俞正声提出的更具时代特征的新“三不”原则:鼓励热烈、真诚、尖锐,但不对立、不敷衍、不极端。这里提出的,是在包容、宽容的民主前提下,杜绝“花瓶”式议政,批评与讨论要持之有度,立足于建设而非破坏,立足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全国政协开幕首日,俞正声主席的报告,颇有亮点。特别是关于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这一段:在政协各种会议和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方针,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

  这话,让人不由抚今追昔。

  第一个“三不”,我们耳熟能详,当年毛泽东在1961年反省大跃进以来左倾错误的七千人大会上,首次提出“三不”原则,他还说,“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遗憾的是,七千人大会宽松的政治气氛仅仅昙花一现,未能坚持。

  随后是1978年底,在扭转中国航向、掀开改革大幕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小平发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从此,敢闯、敢试、敢“冒”的改革创新精神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树立了“改革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开放胸襟,也开创了中国30余年的飞速发展奇迹。“三不”尚方宝剑在手,中国的改革者方能不惧不怖。

  现在,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工作报告中再提“三不”,意味深长。

  一来,中国改革又到了一个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全国深化改革方略,但是现实阻力不可小觑,需要借重“三不”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取社会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共识,凝聚深化改革的精神力量。

  二来,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原就具有鲜明的民主政体特色。如何充分发挥这项制度参政议政与推动决策的功能,如何实现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制度中“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贯彻“三不”原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更值得品味的,还有俞正声提出的更具时代特征的新“三不”原则:鼓励热烈、真诚、尖锐,但不对立、不敷衍、不极端。这里提出的,是在包容、宽容的民主前提下,杜绝“花瓶”式议政,批评与讨论要持之有度,立足于建设而非破坏,立足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按俞正声的表述,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履行职能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进一步改进履职方式、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履职实效,着力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

  看来,全国政协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进程中,还将起到不容忽视、且焕然一新的重要作用。

  一个可以看作与俞正声的“三不”原则相呼应的小花絮是,@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发了这样一条信息:两会召开在即,代表委员纷纷抵京。在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这是荣誉,更是责任。如果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人民民主如何体现?质询政府,请动真格;会场讨论,何惧观点交锋?代表委员当铭记: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你认真,民主才能运转起来!

  @崔永元回复: 说得很中听。我们敢发言你敢发布吗?

  @人民日报则回应:呦,先把这条发布。

  这段网上隔空对话,可以算是“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生动注脚。崔委员不妨直言,有“三不”原则罩着呢。(文/李泓冰)

专题策划: 搜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