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某”字牌通报或批评,养肥了一些违规违纪人员的胆,让他们无惧于所干恶行丑事,无惧于媒体批评曝光,谁敢去某就敢跟谁急眼。
中纪委点名通报 撕掉“副省级”遮羞布
针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中央纪委日前发出通报,引人注目的是,此次通报对违规违纪干部直接“点名”。
直接点名意味着什么?
原本,点名不该成为一个问题。事件总有主角,批评总有对象,新闻总有5个W,否则就会让人云山雾罩。做新闻,不能少了“WHO”;搞通报,又岂能少了这一要素?也就是说,从专业和常识角度,事件中的人不能缺位。
然而,事情往往就是这么拧。中央纪委此次通报的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在此前该省向外通报严肃查处的547起顶风违纪案例中,却是以“某”来替代的。当然在文字游戏中,它还可能用数量词“一副省级干部”之类的来闪烁。
这种“某”字牌通报或批评,并非个别。近期的一些违纪通报中,“某”字频出。在多少年来的一些批评报道、评论中,也多是“某地”“某部门”“某单位”“某人”。仿佛一用某字,就是为对方留了情面。直接点名,就是与他对着干。是以,连媒体评论用某则无事,点名就可能惹麻烦上身。
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某”字牌通报或批评,养肥了一些违规违纪人员的胆,让他们无惧于所干恶行丑事,无惧于媒体批评曝光,谁敢去某就敢跟谁急眼。然而,这种“某”字牌通报或批评,因为是散光、普照式,不能聚焦、具象,而失去了惩戒意义;因为是扫描现象式,而失去了具体个案所带来的震憾警示意义;因为未能去某,不敢点名,而使相关部门失去公信力。人们最常见的不信任就在于,你连违规违纪人的名字都不敢说,谁还相信你的打击违规违纪的决心是坚定的?
所以说通报或批评,是否去某很关键。某字牌,就是金牌遮羞布,犯了错误还能让人看不清他是谁。直点其名,就是撕掉了最后一层遮羞布。别看小小的去某,威力不小。
这个威力,首先是在为上级机关正名。不再遮掩,直陈其名,意味着上级决不留情、决不护短。只要你违规违纪,就把你直接晾晒。有了这样的举动,民众才会相信你是真心要反四风,真的在诊治肌体中发生病变的部分,该治疗的治疗,该切除的切除。用一某而失民心,与去一某而拢民心,孰轻孰重,不难判断。
在某字横行的季节,人们就习惯了猜测。“一副省级干部”,反而会引发无数猜想。这会是谁呢?为什么不公布他的名字呢?组织上究竟是为维护他什么呢?这还是一定理性的生发,那些没来由的猜想就会更多,有的甚至会上纲上线、转型升级,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就是在这样的猜测中流失的。而流失的源头,就在于堵住了公众知情权。
心理学告诉我们,面对坏人光天化日下公然作恶不无惧他人,受害者喊救命只会引来漠然似的旁观,但如果直呼某人姓名、或用其明显特征来求救,比如请那位“皮夹克大哥”救救我之类,他可能责无旁贷地立马冲上前。通报或批评中的某字不会有杀伤力,原理类同。惟直点其名,则其本人深感在众目睽睽之下的难堪,其触动尤为深刻,其单位、其家人亲属朋友也同样会有类似感受而形成反馈和互动,最终带动人们以类似行为为耻,进而促进风气的好转。
反四风、转作风,靠的就是这种一项一项的清晰、明确、具体的动作,以其准、狠、韧之特点,使那些丑行无处藏身。而点名这一项的效应,不仅直切靶心,更会有一层层涟漪。说到底,靠的还是公开的力量。因为只有放到公众舆论的聚光灯下、民众良心的天秤上,其美丑善恶立判,却也更能产生倒逼效应,去促进本人的深刻认知,促进类似现象的根本性遏制。
相关评论: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