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当官的风险大过矿工吗

当官就应该有点风险。如果没风险,甘心做庸官、昏官、混官,有何意义?如果认为做官就是拍拍脑袋决策,拍拍胸脯决定,拍拍屁股走人,哪怕决策失误了也无需承担责任,这样零风险的职业,对公众来说,岂不可怕?

  18日,由中央纪委宣教室牵头主办的党风廉政教育大讲堂举办第二讲,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主讲“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根据中央纪委公布的数据,周文彰对比了两组数据:2012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4698人,当年全国的矿难死亡人数1500人以内;2011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4843人,当年矿难死亡人数1973人。周文彰感慨:“每年受处分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已经超过矿难人数。权力是有风险的,领导干部已经成了风险最大的职业。”(据《北京青年报》)

  周文彰做出的这种比较与判断,一时间让众多网友难以接受,比如有人嘲讽道,“处分的是有主观恶意的贪官,可以和成天把命系在腰上的辛勤矿工相类比?结果上一个是丢乌纱帽一个是丢命,孰轻孰重?这话的逻辑在哪?”诚然,两者不应该相提并论,一个是风险,另一个是危险;一个是自找的,甚至属于自作自受,另一个是被加的,很无辜。

  近年来,有一种论调风生水起,且颇有市场,即所谓的当官有风险,而且风险还不小。比如,有官员抱怨,现在为官已属高危行业,搞不好就要锒铛入狱,就是在鸡蛋上跳舞。还有的官员落马后,撰写论文论述相关岗位特征、可能存在的腐败风险,借此告诫同行。还有的官员捎给女儿一句话,“千万不要从政”,有的官员落马后,其老母亲对记者说“做啥子官嘛”。如此种种,皆说明当官仿佛真成了高风险职业。

  该怎么看这种判断?应从两方面。其一,这种风险是谁带来的?伸手必被捉,如果权力寻租,贪污受贿,在中央强有力的反腐态势下,自然容易落马。知名学者张锡恩分析,“当官高危”主要可以分为显性风险和潜在风险。一般来说,显性风险大多属于主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贪污腐化、买官卖官、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较低层次的经济性风险。

  周文彰说得更直接,“有没有风险取决于你自己。(规避风险)办法也很简单,叫做‘管好自己’。官场是这么个东西,你简单它就简单,你复杂它就复杂”。此说极有道理,如果官员廉洁奉公,恪尽职守,洁身自好,怎么会落马?也许有人会说,官场上存在逆淘汰,有些官员虽然清廉,但被倾轧,也很难久长,也许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但却不是常态。

  其二,当官就应该有点风险。如果没风险,甘心做庸官、昏官、混官等太平官,有何意义?公众对官员抱有甚高期待,一怕官员不干净,二怕官员不干事。而官员掌握着公权力,这也决定着官员必须有所作为、有所敬畏,有多大的权力承担多大的责任,如果认为官员就是拍拍脑袋决策,拍拍胸脯决定,拍拍屁股走人,哪怕决策失误了也无需承担责任,这样零风险的职业,对公众来说,岂不可怕?有人说世界上最好做的事就是当官,这显然不正常,官难做,难做官,时刻谨慎,如履薄冰,怕干不好愧对民众所期,怕决策失误祸害一方,怕人走后公众骂声一片,才会用好权力,善待权力。

  那些握有大权的官员,如果真正意识到当官有风险,从而多一些承担,倒是好事。很显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敬畏意识,反腐也不能仅靠官员的道德自律,如果他们没有敬畏意识,也没有风险观念,必然长袖善舞,沦为国蠹。因此,不管官员自律不自律,都应该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建立官员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到那时官员必然都有敬畏感。(文/王石川)

来源: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