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历史并非不可遗忘 我们常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于是对历史的仇恨常耿耿于怀。《纽约时报》曾经报导,一次宴会,一位美国将军与一位某国将军同座,某国将军老是说日本怎么坏怎么坏。美国将军礼貌地听了一阵之后,终于听不下去了,他放下刀叉,很严肃地对说:你看,我们和日本曾在太平洋血战,双方都死了很多人,但现在我们和日本是关系非常好的盟国。如此这般的,还有宿敌法德不计前嫌搞出一个欧盟来,人员流动像在一个国家似的。 |
![]() |
|
|
|
往期回顾
|
|
他是奥巴马总统的弟弟,却爱《红楼梦》,“这是一本很伟大的书,我每天都要读。对我来说,王熙凤可能是最吸引我的角色,不是因为她的优点,而是因为在她身上,有许多缺点。她的缺点让我感兴趣,比如她的“心计”。她知道如何利用别人,她用肢体、语言、走路的方式,达到目的。她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人,我还在继续研究她。”——你想做政客吗?“没有,我没有兴趣。那需要某种特质,尤其是在美国政府工作,你想要维持尊严很难,很多人想要打垮你。对我来说,这真不是我的兴趣。”——如何看待哥哥竞选?“选举刚开始的时候,我不是很开心。因为我明白,我的生活将从此改变。我喜欢简单的生活,去孤儿院帮助小孩,教他们弹钢琴,做一些义工工作,跟妻子一起,去写作,去创作。选举后,很多事情改变了。”【详细】
香港的公务员当中,港大毕业的超过了一半。一直觉得港大和中文大学比较的话,后者要显得反建制和自由派的多,尤其是香港的社运界,名气的那些,搬起指头数数,中大培养出来的占了多数。不少中大生甚至很看不起港大,觉得那是一所培养“官员”的学校。不过,钟庭耀事件算是为港大挽回了声誉。2000年,港大民意调查中心主任钟庭耀在媒体发表文章,指当时的行政长官透过校长向他施压,要求他停止对港府和行政长官的民望进行民调。事件公开后,政府否认并且指钟庭耀损害政府声誉,要求他解释,香港大学成立了独立调查委员会,传讯相关人士,最终,在社会舆论以及港大师生要求下,当时的港大校长以及一名副校长辞职。独立的行政以及学术研究权利,是一所大学的基石,否则大学只会沦为为政府服务的高级培训机构…【详细】
上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电影《午夜守门人》讲述过一个专制主义的虐恋寓言。一个女囚在集中营被纳粹军官强暴并一直被性虐。二战后,成为逃犯的军官再度与女囚相遇,女囚不仅未将其告发,反而将其藏匿并与其相恋。电影揭示了一种有关专制主义强暴的心理关系,即被虐者因为长期被虐形成一种适应化习性,并对施虐者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感。一旦施虐者消失,被虐者会非常不习惯甚至产生怀恋。因为施虐/被虐的历史已构成他/她一生中最重要而深刻的虐恋记忆。在某种意义上,极左年代的艺术也有一种革命的虐恋记忆。可能人们对当代艺术商品化及语言的西方化感到失望,但是资本及多元主义带来的消费文化,尽管让我们觉得矫饰和不能承受之轻,我认为还是要比收租院、血衣、样板戏更有价值。因为这让我们活得更像一个人…【详细】
布什总统有句名言:推广民主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焦点。他绝不是唯一作此表态的美国总统。自伍德罗-威尔逊以来,多数美国总统都说过类似的话。克林顿和小布什经常提到民主对安全的益处。他们引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说民主国家之间很少开战。事实上,学界指的是自由主义民主国家,它们互不打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出于自由主义的宪政文化,而非有竞争的选举。在批评者看来,布什以民主之名入侵伊拉克,带有帝国主义色彩。而民主国家的人民既要自由,也要安全。在极端恐惧的时刻,民意会摆向安全一边。内战期间,林肯曾废止人身保护法;二战期间,罗斯福拘禁过日裔美国公民。“9.11”袭击后,极端恐惧氛围笼罩美国,恐怖分子希望创造一种恐惧不安的氛围,让自由主义民主国家自毁长城,做出有损其价值观的事情…【详细】
《徒然王子》:日本皇室与徐福东渡的手机小说
|
《和敌人共眠》:可可-香奈儿的秘密战争
|
《我即我脑》:性取向是在母亲子宫里就确定的
|
《崭新的旧世界》:欧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