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时政评论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搜狐社论:里约奥运 不再孤独的喧嚣

来源:快评社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搜狐社论:里约奥运 不再孤独的喧嚣

  里约奥运会于北京时间今晨结束。相当规模的中国人隔着11小时的时差,远距离地观看了这场在南美洲举办的体育盛事。而后,又将观感所得,带进了远比赛场更喧嚣的本土舆论场。由此,里约奥运会成为一场现实大辩论,成为一次重要的观念事件。

  各种声音腾空而起。它们在祖国、文化、传统、责任与忠诚等方面交织、争论乃至于冲突、对立。

  有一种声音表达了固有的奥运观。这种观念在八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得到了强化,一如五星红旗与国歌声在赛场反复升起。在孙杨、中国女排、郎平等带来的巨大荣誉感前,反复激活。

  奥运与国运被联系到一起,饱满的情绪激荡其间。

  这种声音在过去是强烈而不容置疑的,近三十年举国体育机制给予了坚定的加持,令其最终上升为信仰。正因为它如此主流、如此权威,以致于它在今日遇到了不同意见之后即刻引发轰动。

  不同声音导致事件。

  傅园慧以灵活生动的个性特征,获得了与其铜牌并不相称的庞大点赞群体。她的表情被分离成一个个瞬间,而后成为传播的利器,解构那些原本覆盖在运动员身体与心灵上的层层铠甲。

  带着狂欢气息的声音从这些开建的缝隙间奔涌出来,它们认为洞察了奥运的真正含义。

  它们直截了当地说:奥运就是自由。

  里约奥运声称的“一个新世界”,就这样与中国人猝然相逢。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更多的声音出现了,争论纷起。声音的音量、背后的焦虑、话语象征的人群、奥运议题下的观念分化,映射大千世界,竞技体育的瞬间切换成现实的辩论场合。

  霍顿那西方人式的鄙夷表情,是有道理的吗?中国拳击手遇到的是黑裁判吗?为什么美国人的100米接力可以重新开赛?陈欣怡的兴奋剂事件是世界要故意丑化中国吗?……

  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在饭桌、办公室、公交车等场合激烈表达,无所畏惧地保卫主张。甚或越过中国互联网边界,越洋进入脸书的世界,只为表达有颜色的声明,捍卫自认为正确的理念。

  这么多丰富的声音激荡在一起,由体育而政治,由政治而人生,由自己而至于他人,由中国至于世界。

  因为观点杂陈,声音不再单一;因为有破有立,喧嚣不再孤独。

  机巧如傅园慧者,打破旧有的运动员形象,正因为众多拥趸的喝彩,令国人坦然,也让特立独行的运动员不再是异类。

  顶着十字架刺青的林丹,与李宗伟相爱相杀,连同跃上头名领奖台的谌龙,被汗水覆盖身躯,也笼罩在密集如暴风雨般的“伟大”形容词。

  这是第一次,如此强烈地,说教不再被认为是奥运会必须,不再成为中国运动员的强项。

  这是多少年未见的大事件。

  声音背后的人群争相发言,用来自里约的信息校正发声者的所见,交流一种在本质上是对各自处境的认识与看法。

  奥运击中心结,奥运解开束缚。

  作为革新者的运动员,作为革新者的观众,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革新者——在竞争与力量中——发现的远景,终于令奥运的中国故事耳目一新,也令奥林匹克的中国阐释挣脱陈词滥调。

  这一幕幕由声音汇流而成的景观,恰如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言:好像在法国边境山峰上,呼吸从未被利用过的空气。

  里约奥运成为一个人更加自由思考与表达的机会。这就是那种“从未被利用过的空气”,从八月初以来环绕我们的,并且以迥异于常规甚至是传统的方式,穿过那些不再孤独的喧嚣。

  里约奥运会等于解放了此等风景与境界。

  而作为声音洪流中最纠结的一部分,个人主义与爱国主义之辩,在中国女排夺冠之后,混合了郎平女士三十年的选择历程,在怀旧与未来的复杂情感中,聚集了最多的人群一本正经地谈论女排精神这件事。

  这是里约奥运声音的高峰,也是最高分贝的喧嚣。

  由专业进化到职业,郎平失去的是无形枷锁,夺回了个性与自在。里约奥运的女排夺冠,强调了这名幸存者离去与归来的故事,没有比在里约奥运这个场合下讲出来更让人信服的。

  与此同时,郎平支持者打捞历史中沉没的声音,它们关于卖国贼的指责言犹在耳,恰因为里约奥运,变得触目惊心。

  声音对撞对决,这是尽可能消除奥运的偏见的时机。

  历史风云与变迁际会,加诸郎平身上,最有代表性地回答了里约奥运的中国命题。特别是,体育、现实、个人与自由等十字路口摆在那里。

  喧嚣呼啸而来,争论白热化。从道德层面,“流亡者”的自由意志最终获胜,明证就是:郎平带给中国人观看奥运时纯粹欣赏的心态,同时将那些饱含指责愿望的食指一一折断。

  郎平不再孤独,一如喧嚣不再孤独。

  它的象征意义是:我们无法寄望郎平历史性地终结争论,结束那些灌注在包括奥运在内的竞技体育中“极不自然的、许诺伟大与崇高的目标”。但是,认识到里约奥运给不同声音以自由的机会,它试着解开那条巨大的因果链条:因为人是自由的,奥运才有可能实现一个新世界。

  值得重提的是,我们要记住这些源自里约奥运的符号:流行在社交媒体上傅园慧的表情包,郎平所说“女排精神一直在,关键看技术实力”,甚至孙杨那句“我才是1500米之王”的自夸自诩,等等。

  ——它们作为里约奥运口号“一个新世界”在中国语境下的回声,克服的是催眠,唤醒的是中国人愈发自然的表情。

  ——这就是喧嚣与自省最好的交流,是奥运与中国最可靠的交谈。

  未来蕴涵在这一远景之中。

star.news.sohu.com true 快评社 http://star.news.sohu.com/20160821/n465252417.shtml report 2426 里约奥运会于北京时间今晨结束。相当规模的中国人隔着11小时的时差,远距离地观看了这场在南美洲举办的体育盛事。而后,又将观感所得,带进了远比赛场更喧嚣的本土舆论场
(责任编辑:柯锦雄 UN840)

我要发布

热点推荐更多>>

搜狐社论更多>>

南方水灾堪比18年前

检讨抗灾路径依赖,既不在天灾中竖英雄也不忘在人祸中悲悯苍生…[详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