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3月12日下午,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在北京主持召开龙煤集团脱困发展工作专题会议。会议指出,由于多年历史积累问题,万吨采煤用工是全国平均3倍导致的人员富余和分布不合理,龙煤集团严重亏损导致现金流消耗,目前仍拖欠职工工资、税收和企业应上缴的各类保险,不少职工生活遇到困难。
早在3月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团组开放。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针对黑龙江最大的国企龙煤集团改革回应时表示:“龙煤井下职工8万人,到现在为止,没有少发一个月工资,没有减一分收入。”时隔仅仅一周,关于是否拖欠工人工资的事情就来了一个大转弯,堪称两会期间最大的“乌龙”事件。
对于国有企业龙煤集团的脱困,社会各界深表关心,尤其是涉及的职工。作为一省省长,面对舆论追问和关心本应该给予准确的回应,让关心关注此事的社会各界心中有数。如今却摆出这样的一个“乌龙”,不免让人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怀疑,也不免对龙煤集团脱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疑虑,譬如拖欠工资、国有资产流失等等。
或许,作为省长并非有意欺骗公众,但龙煤集团却实实在在地坑了一把省长,让省长在公众面前掉了面子。尽管会议指出要吸取重要信息报告不真实的教训,可是,对于是否拖欠工资的事情,岂是报告不真实的问题?作为龙煤集团,是否拖欠工资,拖欠了多久工资,这样的信息怎会毫不清楚?作为监管部门,又怎能任由龙煤集团任性而为?
之所以报告不真实,实则是相关利益方有意而为。对此,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吸取教训即可,而应该好好查查龙煤拖欠职工工资背后的真问题,为何拖欠如此之久?而据公开资料显示,龙煤集团曾多次发生作业事故,其中包括2009年鹤岗分公司108人死亡的特大矿难,三度冲刺IPO失败,那么,龙煤集团这些年在生产经营上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凡事吊诡之处必有猫腻,两会期间制造的如此大“乌龙”,或许进一步印证了人们对龙煤集团国有资产流失、脱困发展的担忧。因而有必要深入彻查这些年龙煤集团生产经营的状况,查查其中是否存在侵蚀国有资产,是否存在经营和管理上的弊端,以及所谓人员富余究竟富余在哪里等等。只有正面回应这些疑问,才能挽回“乌龙”事件丢失的公信力。
文/禹海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