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时政评论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陈方:公权操心酒席当慎之又慎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陈方

  4日,一则四川巴中通江县的政府通知引起巨大争议,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公职人员和群众操办酒席的通知》中,除了对国家公职人员酒席范围界定进行规范外,还对农村和城镇居民允许举办的酒席范围进行了界定。比如,规定了可以操办的酒席分为婚嫁酒、丧事酒和寿酒等三类。群众办寿宴则需满70周岁,每间隔十年可操办一次。

  舆论普遍质疑,此举是对普通民众的私权过度干预,通江官方则回应,是基于特殊县情,严刹宴席风有必要,且也是当地百姓的希望。围观者很难真实全面地考量当地百姓对此到底持什么态度,从当地人情负担过重的现实看,老百姓很可能反感这种动辄“请客办宴”的风气。但即使反感,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期待和支持下发通知进行干预。

  “人情负债”并不是通江特色,这些年来,有关“红包负累人情之重”的吐槽比比皆是。不能逃避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重礼俗重人情的社会,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人情往来都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形式。只是这种人情一旦逾越了“度”,礼尚往来便变成了负累,传统习俗随之就成了陋习。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通江的宴席之累,或许的确比其他地方更严重一些。

  即便如此,这种基于一定生活方式的陋习,能靠一纸通知来改变吗?举一个未必恰当的例子,很多农村地区聘礼成灾,聘礼成为压在很多农村男子身上的一座大山,那么政府部门是不是可以出台规定禁止农村婚嫁收取聘礼?当然不可以。对于普通民众私域的干涉,政府公权力当慎之又慎。政府部门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当民众反感某种社会习气时,他们就希望通过行政力量来矫正这一习气。说得具体一些,人们反感的是过度人情消费而不是人情往来,反感的是攀比浪费的宴席而不是宴席本身,那么,如果行政力量一定要介入这些私域,到底应该“禁止宴席”还是“禁止攀比浪费的宴席”?因此,政府部门以一纸通知的形式禁止民众操办酒席,这一举动已压缩了民众的生活空间,侵犯了民众的权利。

  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引导和沉淀,但绝不是行政权力的强制。事实上,人们对人情消费的各种吐槽,本身就是一种自发的纠错。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公权并不需要过多参与,以微观具体的形式介入普通人的生活,这并不是建设而是“破坏”。“无所不管”的政府未必是好政府,如果今天有关部门打着为百姓着想的名义下发禁办酒席的通知,明天也许还会干预百姓生活的其他方面。如果权力不被关进笼子,民众就有可能生活在笼子里,这并不夸张。

  陈方

star.news.sohu.com false 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5-08/05/content_222831.htm report 1173 4日,一则四川巴中通江县的政府通知引起巨大争议,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公职人员和群众操办酒席的通知》中,除了对国家公职人员酒席范围界定进行规范外,还对农村
(责任编辑:UN656) 原标题:公权操心酒席当慎之又慎

我要发布

热点推荐更多>>

搜狐社论更多>>

南方水灾堪比18年前

检讨抗灾路径依赖,既不在天灾中竖英雄也不忘在人祸中悲悯苍生…[详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