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国际评论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中俄首脑互访 大国崛起共创多元机遇

来源:搜狐网 作者:郭婷
【导语】俄罗斯以一种矛盾复杂心态来看待中国崛起:一方面欢迎中国的崛起,认为"这是机遇不是挑战",另一方面,又有冲击发展信心,影响全球地位的认知,演变成中国原材料、能源供应市场,承受人口密度压力以及中国会否奉行强硬对外政策差等诸多担忧。

  文/郭婷·搜狐评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今年5月8日访俄并出席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出席9月份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庆祝活动。两国首脑互访,对中俄双边关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针对习近平访问俄罗斯的意义、影响和可能的实际成果,以及相对应的中俄关系现状,特别是中亚问题和“一带一路”战略愿景,中俄日三方关系、中美俄大三角的未来以及“中国崛起论”带给俄罗斯和世界的影响等重大问题,搜狐评论采访了北京大学俄罗斯问题专家关贵海副教授。

  关贵海副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在“全球智库150强榜单”中,前国务委员戴秉国担任名誉院长的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排名第61位,在中印日韩四国智库名单排名第16位。关贵海老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常务副秘书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中俄互访引联想 两国“结伴不结盟”】

  搜狐: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分别在5月和9月基于二战和抗日战争胜利这样的历史大背景的互访,引发了很多网民对“中俄同盟关系”的联想,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关贵海:对“中俄同盟关系”的联想是肯定会有的,挡不住,产生这种联想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中俄两国同为二战的战胜国,今天都肩扛来自另外一个二战战胜国的巨大压力,甚至还承受着来自某个战败国的挑衅,加上二战结束中俄就有同盟关系,按照此种逻辑,产生“联想”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但是这种联想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两国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舞台上,都明确反对集团政治和冷战时期的对抗思维,更不主张使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所以谈两国结盟的前景,在逻辑上讲不通。此外,二战的结果不仅仅是中俄两个国家胜利了,日本一个国家失败了这么简单,纪念二战胜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人类意识到不需要战争,世界需要和平。就如习主席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讲到的“牢记教训,永远珍惜和平”。那就是说如果把战争的逻辑以中俄之间再建同盟这样一种方式延续的话,那你跟自己追求和平的目标就矛盾了,这是其二。

  其三,同盟就意味着要有共同的敌人。从目前来说,尽管我们同美日的关系比较紧张,但是,他们属于“竞争者”,而绝非敌人,各方也在试图寻求缓和关系的途径。其中的原因不复杂,我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主要体现在经济实力上,而我们的经济实力来自哪里?很大部分是跟发达国家几十年的深度的经济合作,你把给你带来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成就的一部分外部因素称作是敌人,就是自己在跟自己较劲了。

  搜狐:一定程度上,高层互访可以化解人们的担忧。在乌克兰事件影响下,美国英国元首应该都不会出席俄罗斯的纪念活动的背景下,你觉得这对中俄双边关系会有何种象征性的影响?

  关贵海:作为二战四大战胜国的英美两国不出席俄罗斯的纪念活动,中俄两国元首一起出席,这无法否定双边关系的象征性意义,但是不能因此就不举办活动了。庆祝战争胜利活动的目的,既非炫耀影响力,也非炫耀武力,更非为了出口气,而是为了让本国和其他关心本国的人民铭记,曾经发生过那样一场战争,其中的苦难与贡献,说清道明足以。至于有多少人出席见证这并不重要,历史不会因此而改变。

  今天我们再探讨中俄关系的象征性意义时候,不能再从“战争意义”出发,而应当从“和平意义”角度出发,看未来世界维护和平的最主要的力量,而中国是促进未来世界和平的最主要的力量,中国领导人出席纪念活动的意义就大不一样了。回溯历史为往前走,放眼未来。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关贵海副教授

  【中俄全面合作共谋发展的意向明确】

  搜狐:有声音说,5月份中俄元首会签署一系列双边文件,其中可能包括俄罗斯向中国西线供气协定,你对中俄元首会面可能达成的实质性的成果有哪些预判?在哪些问题上会有一些新的说法和表态?

  关贵海:中俄务实合作领域在不断拓展,合作的方式也有越来越多的创新,昭示着两国对双边经济合作的真诚意愿和充分认同。其中,能源方面的合作是新的增长点。至于说到俄罗斯向中国供气的协定,东线和西线都是中俄合作的重要方向,但我个人觉得,稳扎稳打推进东线输气管道更迫切。

  因为俄罗斯是今年的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双料主席国,因此,两国领导人在莫斯科会晤中一定会协调两国相关立场,共同推动相关机制的健康、良性发展。其中,可能会达成的实质性成果主要有两个,一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问题,如启动接纳该组织观察员国印度、巴基斯坦成为正式成员国的程序,当然也可能包括启动中俄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另一个观察员国蒙古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工作,也就意味着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倡导的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雏形显现。

  搜狐:为什么有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欧亚地区缺乏实质性进展?好像欧亚经济区域里已经有中国的因素进入了。

  关贵海:苏联解体以后,中国一直非常谨慎地对待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特殊影响力问题,尊重历史形成的一些特殊联系。问题在于,中亚国家毕竟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他们有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的权利,中国在运输通道、资金投入、能源合作等方面的努力,是受中亚国家欢迎的。问题是,中亚地区内部交通、电力、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是不完善、不通畅的,严重制约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换句话讲,单纯的货物贸易已经不能满足中国与中亚国家提升经济合作水平和质量的需要了。所以,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改变以往零敲碎打的贸易、资源开发主导的投资等合作模式,而是要形成基础设施对接的网络,既可以帮助深处内陆的中亚国家获得便利的海洋通道,也可与俄罗斯一道引领中亚产业结构和发展更加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在独立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实现国际化、网络化。

  我想,习近平总书记和普京总统在两国平等协商引领欧亚地区经济合作、维护安全稳定方面,会有许多相近的战略思路。

  【安倍缺席 中俄微妙组合具震慑力】

  搜狐:日本首相安倍基本决定不亲自参加俄罗斯的卫国战争纪念活动。中俄在二战有联手跟日本作战的历史,今年的纪念活动,是否会释放出中俄会进一步加强在东亚安全上合作的可能性?网友会很容易联想到,中俄会不会加强合作联手去抵御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安全威胁。

  关贵海:首先,二战中俄两国有联手跟日本作战的历史,这是没错的,中俄双方都高度评价对方的历史贡献。但问题是,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认识不清楚、不端正、不负责。我个人认为,日本方面的历史认知的症结恰恰是不承认对中国的战争是侵略战争,也不正视对华投降的事实,企图伺机翻案。再者,在二战的中国战场地位的评价问题上,西方史学界出于狭隘的历史观和政治偏见的局限,尚未认真、正面、准确地给予中国人民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而中俄之所以共同庆祝二战胜利,有当前现实因素的考虑,向世界宣示两国维护战胜国对战败国安排的原则立场,也是还中国人民历史公道的正义之举。

  中俄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安全合作在不断加强,比如共同军事演习,交换情报,共同研发军事装备等。跟俄罗斯存在这样的联系,日本肯定会紧张,震慑作用是切实存在的。不过,亚太地区不是俄罗斯的军事部署重点区域,中俄也不一定会为了彼此国家去打仗。所以,从根本上讲,中俄军事安全合作不会根本地影响到整个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

  搜狐:所以,这个同盟关系就是我们老百姓想象的,其实是不存在的。

  关贵海:对。但是这事复杂之处在于没有同盟关系,但是因为有军事上的合作,这个合作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扰乱可能的敌对一方的军事部署,可能会形成比较微妙的一种战略组合,其效果有时不亚于形式上的同盟。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任重道远】

  搜狐:中俄在反恐方面有过几次成功的联合演习,而部分边疆地区及相邻地带现在成为中国反恐的重要关注区域,你如何评估中俄在未来反恐问题上的合作?

  关贵海:部分边疆地区和相邻地带打击恐怖主义的任务仍然很艰巨,中俄在这方面有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下一步合作的话,还得要更好地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因为“上海合作组织”本来就是中俄共同发起的维护中亚和相邻地区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三股势力”的区域性组织,其安全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搜狐:进一步来讲,中亚五国作为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你如何看待中俄目前在中亚问题上的双边关系?

  关贵海:俄罗斯与中亚国家有传统的联系,军事安全合作的基础也比较扎实,他有现成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又有他自己的反恐中心、快速反应部队,就是这个组织机构和武装力量,所以他在维护这个地区的安全稳定方面的作用更突出。中国无意取代俄罗斯,而是非常高度地肯定俄罗斯的作用。

  搜狐:“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亚国家是中国合作的重点对象,有舆论指出中亚国家和俄罗斯都是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又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在这两个金融机制的功能上怎么实现角色扮演?

  关贵海:“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中亚国家是中国的重点合作对象,但是中亚国家同时又有参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如何实现这两种方案的对接以及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倡议的落地的问题,考验中俄两个国家的领导的政治智慧。既作为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又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若身份产生重叠时,亚投行涉及全亚洲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范围更广,更具开放性,因为有域外国家参与。所以,担心亚投行使上合的经济合作弱化,是没有必要的。

  【中国崛起 俄罗斯人心态非常复杂】

  搜狐:乌克兰问题引来欧美的经济制裁,使国际油价急剧下跌,令卢布一路狂跌,导致俄罗斯经济局势急剧恶化,人们对普京的执政地位感到忧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他的支持这个时候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中美俄之间的博弈不会停止,对中国而言,应该在中美俄三角形关系中保持与美俄怎样的距离?

  关贵海:众所周知,中国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审慎的,不偏不倚的。我们一方面反对制裁,反对用颜色革命的方式干涉另外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这就意味着这方面中国和俄罗斯的立场是一致的。但同时,中国坚持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准则。

  搜狐:美国和西欧通过制裁和经济施压等方式来影响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许多国家,而许多俄罗斯人认为,在受到西方制裁时,中国在利用俄罗斯的困难占取俄罗斯便宜,并未给予实际帮助。昔日的老大哥怎样看待"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论?

  关贵海:中国从二战结束以后到现在,经过这70年,中国已经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了质的飞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性看待中国的力量,在未来要扮演的角色,以及对中国维护和平的因素的认知,对于中国自己和俄罗斯乃至世界而言都是一个考验。

  总体来说,俄罗斯以一种非常矛盾、复杂的心态来看待中国崛起。一方面俄罗斯欢迎中国的崛起,因为对于他的经济的发展来说这是机遇,普京曾说,“这是机遇不是挑战”,这个机遇是多元的,一个是我们发展意味着就有更大的外部的资源的支撑的需求,从地缘的角度来说,这种需求俄罗斯占有优势;从他自身经济结构角度来说,又有互补性。另外,中国力量的崛起就意味着如果中俄之间的相互协作有更具体的实质内容,对于俄罗斯自身全球战略地位的维护会更有力,两家联合发出的声音就更容易被重视,所以对俄罗斯来说这是利好的一面的消息。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有诸多担忧:第一,中国实力的迅猛增长,与俄罗斯自身经济发展差强人意形成强烈反差,这冲击了俄罗斯对自己发展模式的自信心;第二,国际社会给予俄罗斯的重视或会减少,对俄罗斯的全球地位的认知也会受影响,尤其是从历史对比的角度来说,中国和俄罗斯正好是一个反向运动的趋势,这是俄罗斯不愿意看到的;第三,俄罗斯经济结构属于资源主导型,尽管中俄之间经济互补的合作关系可顺利实施,但是极有可能使俄演变成中国的原材料、能源供应市场,这对俄罗斯的民族情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他觉得这是好事,我可以多卖多赚钱了,但是如果长远这样下去他是不能接受的;第四,中国的快速发展,在某些俄罗斯人看来必然会令空间、资源、环境的承受力达到极限,即中国的人口密度和俄罗斯的人口密度形成物理性的位差,按照物理学的密度差的原理来说就会向他那里释放压力,也就是向俄罗斯的人烟稀少但是资源丰富的远东地区大规模移民。

  此外,俄罗斯也很担心中国实力增长以后,会不会奉行更加强硬的对外政策。为了能够降低这种担忧带来的风险,俄罗斯在不放弃利用中国崛起带给他的这种机遇利好的情况之下,要给自己“上保险”,上的“保险”就是要在中国周边也布子儿,他织不了美国那种TPP和军事同盟体系那样密的网,但是他可以像下围棋一样要占大势。中国周边的印度、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家,都可能是将来面对来自中国压力的情况下,可以用来牵制中国的手段,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俄罗斯的国际问题学者的评论,还不是俄罗斯政府的立场。我们相信,两国领导人之间的高度政治互信、两国核心战略利益的高度接近,会驱散各种猜疑,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star.news.sohu.com true 搜狐网 http://star.news.sohu.com/20150506/n412523335.shtml report 7105 【导语】俄罗斯以一种矛盾复杂心态来看待中国崛起:一方面欢迎中国的崛起,认为"这是机遇不是挑战",另一方面,又有冲击发展信心,影响全球地位的认知,演变成中国原材料
(责任编辑:UN661) 原标题:中俄首脑互访 大国崛起共创多元机遇

我要发布

热点推荐更多>>

搜狐社论更多>>

南方水灾堪比18年前

检讨抗灾路径依赖,既不在天灾中竖英雄也不忘在人祸中悲悯苍生…[详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