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的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3月20日—26日对中国展开为期一周的访问。而在同期,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将在荷兰海牙和习近平完成计划中的会晤。
很多人好奇,米歇尔作为美国“第一夫人”,在中国的访问,是什么性质的?是纯属私人性质的行程,还是官方正式的活动?
其实从米歇尔受到彭丽媛的正式邀请,到乘坐专机,计划中的整个行程,以及出访的费用由政府财政“买单”(而其两个女儿和母亲的访华费用则由私人掏腰包)等来看,都可以知道,这是一次带有明显外交使命的官方正式访问。
中美两国元首和第一夫人分别在同一时间段、不同场合相见,是无心插柳之举,还是刻意安排的结果?在其身后具有什么样的背景?它对中美关系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在繁华喧嚣的访问表象之外,格外使人关注的内容。——虽然米歇尔的访华被定性为以教育和青年为主题的人文交流活动,但其蕴含的复杂性远非表面看到的所能涵盖。
米歇尔访华的中美微妙背景
就这件事本身来看,彭丽媛在北京接待米歇尔的同时,奥巴马在荷兰与习近平会见会谈,这种别具一格的安排,开创了中美高层“双头会晤”的历史,用心缜密,别有意境。
中美作出“双头会晤”安排的深层次背景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开年的访问日程从美洲、欧洲到亚洲,遍及包括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在内的多国。中国对美国之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却在如此漫长的专访中被独独绕过,也可以说是饱含寓意的。
从第三个角度来说,彭丽媛在米歇尔访华的次日即随习近平访欧,与习近平携彭丽媛在美庄园晤奥巴马,米歇尔以家庭原因缺席会见,异曲同工,颇有“礼尚往来”的意思。
上述三个方面,从总体上勾勒了米歇尔访华单纯事实背后的复杂图景。这一切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真实地反映了中美关系当前的状态以及它的发展的某些趋势。长期以来,中美之间既保持了积极合作全面的建设性关系,又存在着大量棘手的矛盾和问题,与中方所致力于描述的新型大国关系相差甚远。中美合作又对抗,关系密切而不亲密,深广而界限分明,特别是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领域水火不容的总体格局在很长时间里都会存在。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符预期
基于如此状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执政后将俄罗斯作为首访外交的目的地国,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置于最优先的位置。而习对美国的访问,被刻意处理成一次不经意的路过。它从某种程度上复原了冷战前期世界政治地图:中俄合作,合力应对(如果不是对抗的话)美国主导的世界。
因此,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中美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时候,奥巴马的回应显得有点心不在焉,并在此后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这种懒洋洋的氛围——由此使之成为中方的一厢情愿。
当习近平主席携夫人彭丽媛,不远万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和奥巴马长时间闲庭信步、徜徉流连的时刻,如果米歇尔也能出席,那将是何等温馨美好的场景?然而偏偏在那时候,米歇尔却要忙于家务,将中国新任第一夫人晾在一边。考虑到中国外交的变化,此举无疑是对热情的访问当头浇下的一盆凉水,必定是不怎么令人舒服的。
就像中国没有进入奥巴马的访问安排一样,已经担任最高领导人一年多的习近平也没把美国当成一盘主菜。在可预期的一长串正式外访中,美国也没有成为选项,虽然对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正是它。这从侧面印证了习积极构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处境不妙。事实上,一年多来中美关系从未消停过,从双边经贸、政治到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双方似乎很难成为彼此默契合拍的朋友,倒经常闹别扭,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譬如在新近的乌克兰政治危机中,中美原本是拥有显而易见的利益共同点的——集中体现在俄罗斯单方面武装干预乌克兰、克里米业举行“脱乌入俄”的公投等问题上,双方立场高度一致,通过合作即可对政治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国并没有根据一贯的外交原则,或者从合作的角度,支持美国的政策,选择与其站在一起,而是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本着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当作外交支柱的基调,回避了关键问题,转而在俄美之间打圆场,从而使得俄罗斯所面临的外部压力不够团结一致,因而也欠缺足够的力量,使其战略图谋在欧洲东部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在伊核、朝鲜、南海、叙利亚等一系列问题上,美国也从未称心如意——在中国那里得到有效帮助,反而处处受到掣肘,以致双方都明确感受到在表面的欢声笑语之下,外交气氛有些凝重了。问题的严重性更在于,奥巴马新年的首要外交议程留给了自己的后院——拉美,以及亲密盟友——老欧洲和未来核心利益攸关国——亚洲盟国,它们出于防卫自身,以及服务于防范外部敌意的需要。对于后者,欧洲行程的侧重点旨在加强夸大西洋盟友的关系,并为解决当前突出的乌克兰危机寻求合乎时宜的战略;亚洲行程的侧重点,则是针对外交日益积极和主动的中国,与有关国家进行磋商协调寻求对应之策,并重申重返亚洲战略,加强其在亚洲的盟友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增强战略合力。而从整体上来说,奥巴马的环欧亚之行的内在意图,与中俄看上去十分亲密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无紧密关联。
一场拿捏分寸的外交安排
这是一个大国热战正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而冷战也越来越需要把握火候、力度和范围的时代,奥巴马的出访路线图恰恰反映了在新兴大国崛起、特别是中俄加强战略合作的背景下,美国主导的西方正在积极谋求建立新型攻防体系,应对其挑战。不过,对它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其逾越界限,导致历史上的世界大战或者绝对冷战,也是与其同时首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就像在寒冷的屋内要燃起一堆火,增加房间的温度一样,在严肃的外交博弈之上,也需要补充点暖色调。
而米歇尔对中国的访问,就是在这样的目的之下成行的。
和米歇尔缺席习奥会的原因类似,彭丽媛只在中国境内陪了米歇尔一天,其余时间则在欧洲长途旅行,看似不经意中实则有着必然逻辑。
丁咚,政论家,中国政治、外交战略和全球政治研究者。
(独家专栏约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