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连线问及服贸协议的话题,嘴笨舌拙没说完整,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尽。
因为两岸服贸协议开始程序审核,一些台湾学生连续在台湾地区最高民意机构“闹场”。蓝绿阵营以及蓝营“府院”两方,也因此暗流涌动。
近年来,出于经济形势渐渐落后于韩国、新加坡等经济体的紧迫感,台湾行政当局开始积极与其他经济体签署服贸协议。此前的服贸协议并没有引发大的冲突,大陆作为台湾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多年来台湾地区对大陆始终保持巨额贸易顺差,两岸服贸协议包含了大陆许多超过WTO标准的市场开放领域,开放程度超过台湾地区之于大陆。一旦落地,则将给台湾地区带来明显的开放红利。在此前景下,服贸协议何以遭遇“阻击”?个中缘由值得探讨。
服贸协议到底体现了什么?从本质上看延续了大陆对台让利的一贯思路。“炖在锅里都是肉”,抛开那道海峡不谈,其产生的红利总是有利于中国人的,这体现了大陆方面的视野,将此视为大陆有图谋纯属短视。即使不从两岸关系考虑,从全球性趋势看,也与区域自由贸易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相一致。在WTO框架明显不能抵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教训面前,区域合作正越来越显示出其抗御风险的价值。台湾地区电子业已落后于韩国,制造业已部分落后于新加坡,如果不拓展在大陆的贸易服务支撑点,既不利于增强经济抗病性,也可能进一步落后于其他前亚洲“小龙”。
从“闹场”兴起的脉络看,互联网构建的新“广场效应”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传统的“广场效应”,是通常意见表达鲜明的容易获得关注度和号召力,在很多时候,意见表达越是情绪化越有传播力。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能够真正展开对广场议题的理性讨论往往会退后甚至遭到唾弃。互联网形成的新“广场效应”更突出了这一特点,而与传统“广场”不同的是,互联网“广场效应”更无疆界,这使其有可能获得更快速和广泛的动员能力。情绪化下的动员,其实已经远离了服贸协议会让两岸双赢还是单赢这一讨论范畴。就此而言,服贸协议遭遇“阻击”属于躺着中枪。
而服贸协议的专业性,也限制了普通公众的深入了解程度。解释权只能交与精英负责。台湾地区的政治生态决定了精英立场的分化,这一分化又往往以两岸关系为楚河汉界。这就导致了对两岸服贸协议的解读弹性要较一般类似协议大得多。对大陆有恐惧感的解读者会强调可能对台经济形成冲击的一面,主张强化两岸经济联系的则会强调有利的一面。对于解读的接受者来说,这是一个省去自我思考的捷径,你只需要靠边站队。靠什么选边站队?不是基于服贸协议本身,而是基于日常的观感--市场里的菜价,对马英九的看法,都可能成为选边站队的主要理由。
那么,仅仅是这些技术层面造成了服贸协议在台“敏感”吗?不全是。尽管多数反对服贸协议的意见不能成立,但有一个意见,需要大陆方面加以考量。有意见认为,大陆企业类型多样,其中国企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有可能导致在其进入的领域冲垮中小台企。不能说,这个看法完全不成立。合作利益,总是在能够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才能产出。因为,这对于竞争双方都能带来可预期的利益。
在更加开放的两岸市场前景面前,国企需要尽快成长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展现出平等竞争的意愿。实际上,这也是大陆方面国企改革的主要诉求。如果大陆的市场主体实现了平等竞争,那么走出去和迎进来的境况都会得到极大的改观,而两岸服贸协议也可去除一个让台企不安的因素。
就此而言,让两岸服贸协议尽早落地,不光是台湾地区程序能否通过的事,也与大陆的改革进程息息相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