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国际评论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环球时报:和平近30年后应如何看“打仗”

2013年01月15日07:40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作者:社论
原标题 [和平近30年后 我们应如何看“打仗”]

  近来围绕“打仗”的议论在中国媒体上逐渐多了起来,直接原因是钓鱼岛局势紧张,一些舆论担心中日在朝军事摩擦的方向走。此外南海发生军事摩擦的可能性也难排除,而在中国周边热点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在晃动。中国的安全形势出现一些尖锐的不确定性。

  中国从对越自卫反击战以来,即使从中越边界彻底平静算起,也有快30年没打仗了。中国经济发展一路快跑,社会开始有了坛坛罐罐,至少在感觉上,战争离我们已经很远。如何对待打仗,全社会大概都需要做一番久违了的思考。

  首先,打仗不是好事,尤其是中国这么多年没有打仗,无论与谁打起来,都会给社会带来不小的冲击。战争如果打大了,有可能重伤国家经济。因此中国不能轻易动打仗的念头,尤其不能在其他手段未用尽的时候,为了“出口气”而开战。中国政府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能冷静权衡国家利益,为人民承担起正确决策的责任。

  第二,中国是大国,一方面与周边多国的领土纠纷没有清理干净,它们都在发酵。同时中国渐渐成为全球性战略力量,与远处大国的摩擦不断趋紧,远近的对手会相互借力,强化对中国施压。这种施压的最高形式就是战争边缘游戏,如果中国后退,会带来一系列战略后果,损害中国在世界上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三,所有国家都不愿意打仗,尤其不愿意同中国这样的对手打仗。中国一旦与任何国家交手,既是军事对抗,也是意志对抗。由于中国是核国家,从理论上说已没有谁能够征服我们,因此如果真的卷入“棋逢对手”的战争,中国的胜负取决于中国社会能够承受多少由于开战而造成的各种损失。

  第四,从概率上说,中国是冷战后唯一没有卷入任何战争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已经是“奇迹”。中国能否再保持二十几年无任何战争,这是个国际关系学无法解答的问题。

  第五,对待打仗,中国恐怕要树立一种求实的态度,即要把我们各种战略愿望的排序搞得清清楚楚,把我们最不能接受的侵犯排序也搞得清清楚楚。只要压力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我们就当忍则忍。只要捅了我们的底线,我们就应毫不犹豫地予以军事反击。

  第六,中国不可被征服,中国一旦与谁开战,也不应有征服对方的念头。中国打的是对方侵犯中国利益的冒进,是要教训对方并教训其他潜在的对手。中国打仗必须打得有理有利有节,这样的开战就不会与中国和平崛起构成战略矛盾,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会因打仗而一时紊乱,但不会终结。

  第七,中国打不打仗,都要把对外竞争的主战场放在经济上,发展军力并在必要时动用它,是要确保这个经济擂台不被捣毁。这是中国最擅长的领域,也是人类道德和国际法共同鼓励的竞争方式。

  把这些问题都想得清清楚楚,让它们的结论成为我们的坚定决心,我们必得到外部力量的更多尊重,以致不怒自威。不惧战也不好战,中国或许会再次奇迹般地避免任何战事,即使打起来,对方也不敢无限打下去。他们会及时寻找同中国休战的台阶。

  中国需继续加强国防力量建设,对美国形成战略威慑力,这是所有上述思考得以成立的前提。中国的经济实力越强,对世界秩序的触动就越大,中国必须有足够军事力量抑制任何试图用非经济手段改变竞争规则的野心。

  中国下的棋局越来越大,每落一子都可能有惊人的潜在牵动力。没有意志我们终将被压垮,没有智慧和谋略,我们就会自陷变局。中华民族面临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

  相关评论:

  日本没有实力在钓鱼岛发动战争

  中日对钓鱼岛开战?都悠着点

  环球时报:中国追求不怒自威 不惧战也不怕战

  少将:现在不是1937年 日本想打中国算盘是找死

  环球时报:军机前往钓鱼岛符合中国主流民意

  韩媒:日本应牢记历史教训 中国尚未出手

  十位将军:收拾日本,要有军事的充足准备

  中国可将钓鱼岛列为海上军事演习场

  用购岛绑架中日关系 日本无法承担后果

  解放军报:日本政府不要玩火

闂備礁鎲¢悷锕傚垂婵傜ǹ违闁告劦浜炵壕鍏肩箾閸℃绠版い顐f閹綊宕惰椤忣剚銇勯弮鈧崹鍧楀极瀹ュ棙濯撮柣鎴炨缚閻d粙姊洪崫鍕偓鐑藉础閸愬樊娓婚柛顐犲劜閺咁剛鈧厜鍋撻柛鎰劤濞堫垱绻涢幋鐐村蔼闁稿﹥娲濋妵鎰版倷閸濆嫀銉╂煥閻曞倹瀚�圈主招募ING
Ctrl+Enter闂傚⿴鍋勫ù鍌炲磻閸涱厾鏆ら幖娣妼缁犵敻鏌熼柇锔跨凹闁哥儑鎷�
闂備礁鎲$敮鎺懳涢弮鍫燁棅闁冲搫鍟€氭岸鏌涢弴銊ユ珮闁哥喎鐗撻弻娑㈠箳閹存繄鐩庣紓浣瑰敾閹凤拷
广告

我要发布

广告
广告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广告
广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

Texte alterna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