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英国议员遇刺身亡,脱欧枪声无碍公投结局

“逼停”冲刺的伯斯托尔枪声只是一段可悲且不合时宜的插曲,而考克斯的不幸遭遇也的确是一件意外——因为公投只不过是英国和欧盟间又一轮“老歌新调”的“撒娇大战”之开始,而绝不是什么结局。

  文丨陶短房(搜狐特约评论员)

  6月23日,英国将举行是否“脱欧”的全民公投,这一关乎英国、欧洲一体化命运,甚至关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大事件已进入最后一周倒计时,可谓到了最紧要的冲刺关头,主张“脱欧”一派喊出“不列颠第一”( Britain First)口号,而亲欧派最醒目的口号则只有斩截的两个字母——In。

  就在这最紧要关头,6月16日,英格兰北部利兹附近伯斯托尔市场街街头、光天化日下发生的一幕悲剧,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最后50米”冲刺硬生生“逼停”了:当天上午,持坚定亲欧立场的工党女议员、41岁的乔.考克斯(Jo Cox)被一名52岁男子用古董火枪和利刃攻击,当场身受重伤,并于当天中午格林尼治时间12时48分被宣告伤重不治。

  如此微妙、紧张和重要的时刻,一位亲欧派干将当众遇刺并惨死,究竟会对几天后就要举行的公投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是颇难断定的:一方面,临阵折损人手无疑会削弱亲欧派的力量和气势;另一方面,“武器的批判”替代“批判的武器”,是英国这个从“大宪章时代”就崇尚“光荣革命”,约定俗成保持“文斗”传统的社会所不能容的,考克斯的悲剧不免令“脱欧”派在攻讦对方观点时投鼠忌器,而“受害者”一方也未尝不能借这张并非预料所及、也非心甘情愿的“悲情牌”,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同情分”。

  然而正所谓“麻秆打狼两头怕”,对立双方都不敢断定这起意外的猝然发生会朝有利于本方、不利于对方的方向发展,因此也不敢在最后关头冒险去赌这么一把,正因如此,事发后短短几小时,两大阵营不约而同采取了相同的选择:“休兵”——亲欧、“脱欧”两派均公开叫停了本方如火如荼的最后阶段公投助选活动,虽然仅仅“暂定一天”。

  出现这样迅速而心照不宣的默契并不奇怪:事发前最后一轮公投显示,亲欧、“脱欧”两派的支持率几乎势均力敌,ORB/独立报民调显示支持脱欧者领先10个百分点,Opinium民调显示44%支持留在欧盟,42%支持脱欧,13%不确定,YouGov/星期天泰晤士报民调显示43%支持脱欧,42%支持留在欧盟,15%不确定,卫报/ICM民调显示支持脱欧比例为48%,支持留在欧盟比例43%,9%不确定,对此各方的解读可谓迥异,亲欧派认为这样的结果较一年前对本方有利,足见本方一年来宣传说服工作行之有效,而“脱欧”派则指出,民调显示只有1/4的受访者相信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和财政大臣奥斯本(George Osborn)“离开欧盟后英国经济会恶化”的警告,而这一警告被视作亲欧派最有力的论据之一。

  在如此胶着微妙的形势下,即便惨剧发生前,各方也均认为“必须谨慎”,因为在这样接近的力量对比下,哪怕最小的一点点变数都可能导致动态失衡,且天平究竟向哪头倾倒,谁也吃不准。在这种情况下,谙熟政治游戏规则的公投对立双方宁可不求有功、先求无过,暂且偃旗息鼓一天,且看一下事态发展和民意变化的动向再作定夺。

  其实作为旁观者,英国以外的人们无需对公投结果本身太过“执着”,因为事实上英国既没有真正的“亲欧派”,也没有真正的“脱欧派”,所谓“亲欧”并非真的认同布鲁塞尔或马斯特里赫特式的“大欧洲”,而是希望英国继续保持(最好进一步强化)自己在欧盟内部的“特殊成员”身份,以换取其名义上继续留在欧盟之内,而所谓“脱欧”也不是真的要把欧盟的各种红利拒之门外,而是认定“即便我们离开,该从欧洲得到的也一样不会少”。

  从这个意义上讲,“逼停”冲刺的伯斯托尔枪声只是一段可悲且不合时宜的插曲,而考克斯的不幸遭遇也的确是一件意外——因为公投只不过是英国和欧盟间又一轮“老歌新调”的“撒娇大战”之开始,而绝不是什么结局。

专题策划: 搜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