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看,那些失意而沉默的考生

  关注高考失利者、失意者比逢迎“状元”们,更有现实意义。“状元”们并不缺少鲜花与掌声,而失利者的泪水如果无人看到,伤悲如果不被体会,绝望如果无人纾解,他们或将决绝走上不可逆转的险途。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悲剧。

  文/王石川

  6月7日高考开考,今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2万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以想象那些金榜题名者的得意与惬意。尤其是各地的“状元”,他们是镁光灯聚焦的宠儿,是商家追逐的“道具”,甚至自然而然地成为地方政府的座上客。但是,还有一群人,他们的日子不好过。

  他们是高考失利者,因发挥不好而失利,或成绩较差而失利。他们是高考失意者,虽然榜上有名,但并非心仪的名校,或者未考上本科。失意者中还有一类人,他们如愿以偿,但为大学学费忧虑,为增加父母的负担而自责。

  追捧“状元”,符合新闻逻辑,也是锦上添花的价值传承。但是,与得意者相比,那些沉默的高考失意者乃至失利者,更需要关注。高考失利,将成为他们残酷的成人礼,自此,他们将走上社会。十七八岁的年龄,心智尚未成熟,无学历,无一技之长,无资源,也无历练,他们凭什么抗衡这个势利的社会?揆诸媒体报道,不少高考落榜者自怨自艾,进而自暴自弃,自杀或杀人的极端案例,也时有出现,令人不忍卒闻。

  关注高考失利者、失意者比逢迎“状元”们,更有现实意义。“状元”们并不缺少鲜花与掌声,而失利者的泪水如果无人看到,伤悲如果不被体会,绝望如果无人纾解,他们或将决绝走上不可逆转的险途。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悲剧。

  关注高考失利者、失意者,应先从倾听开始。他们最需要心理救济,无论家人还是学校,乃至媒体,都有责任倾听他们的烦恼,瓦解他们的愤躁。倾听是一门艺术,倾听是最好的沟通,让他们多发发牢骚,多宣泄宣泄,驱散盘旋心头的忿气,不是坏事。

  除了倾听,还需要真正帮他们解决难题。相较于大学毕业生22岁前后的年龄,这些高中毕业生肩膀无疑更稚嫩,识见无疑更简陋,他们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要么做低端的打工者,要么创业。创业谈何易?创业需要激情,也需要足够的能力,有多少人能幸运地成功创业?无论创业还是打工,相关部门都应该对这些年轻人培训一番,让他们了解最基本的注意事项。

  几年前媒体披露了一个案例,《被骗300元招工费 东莞求职者当街捅死中介》,凶手是名20岁左右的年轻人,离开湖南老家,初东莞找工作,人生地不熟,结果被骗,愤而杀人。报道未提及凶手是否刚高中毕业,但很显然,如果他有足够经验,或者被过来人提醒过,势必不会被骗;如果有人多给他交流,他也不会铤而走险。

  不让悲剧重演!遗憾的是,类似的悲剧总能不期而遇。对于刚涉世不久的高中毕业生,特别是那些最低层的穷孩子,他们的人生似乎已被定义,做年轻的农民工似乎是唯一出路。他们需要的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而是温和的友善目光;需要的是鼓励,而非泼冷水;需要的是伸出手,而非背过脸。多一些帮助,他们的人生会多一点希望,社会也多一些温情。

  而对于那些考上学却读不起学的孩子来说,国家的助学金制度应更健全,别忽略了那些人的无助。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力所能及地帮他们找到慈善之路,不因贫穷而失学,不让念不起大学而无奈放弃的情况出现。

  胡适当年如此告诫年轻学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于那些失利的年轻人来说,他们需要鸡汤,更需要钙片,关注他们,他们更有尊严,更有勇气,也更坚强。

专题策划: 搜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