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日本索尼通过公关,说服日本政府将索尼产品列入国礼清单,开了推销性国礼的头,此后各国竞相效仿,此次卡梅伦赠送的手套,就带有品牌推广性质。李克强馈赠外宾的高铁模型,也是一种含蓄的推销手段。
国礼赠送有规矩:套近乎做生意
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赠送给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夫妇的礼物,分别为球星签名的英格兰足球队球衣、网球拍、书籍和“迈宝瑞”皮手套,而李克强总理回赠的,则是画作、高铁模型和玩偶。
卡梅隆送彭丽媛Mulberry黑色蝴蝶结手套。
这些礼物看似均不算贵重,却别出心裁。事实上,国礼的赠送与回赠,是大有讲究的。
由于国礼带有外交性质,因此很多时候,送礼者会选择足以体现本国、本民族或自己家乡文化、传统特点的礼物,比如美国前总统福特访华时赠送的铜雕“伟大的美利坚之鹰”,主题就是美国国鸟白头鹰;赫鲁晓夫当年曾赠给美国总统艾森豪维尔一棵白桦树苗,白桦树正是俄罗斯最常见的树种;西非国家加纳,经常将木雕板凳作为国礼赠送外国贵宾,木雕板凳正是加纳阿散蒂人最钟爱的传家宝;中东一些国家喜欢将腰刀、地毯等作为国礼馈赠,这同样反映了当地的民俗民风。有时候,一些国礼看似不起眼,却同样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含义,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喜欢用《莎士比亚全集》赠人,所蕴含的是对英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而美国两位布什总统喜欢拿牛仔服、牛仔帽和马具做国礼,则是因为他们的故乡是“牛仔之乡”德克萨斯州。
有些礼物的选择,是为了投收礼者之所好,表现的是一种亲切感。如卡梅伦喜欢户外休闲活动,讲究服饰,他所收到的礼物,就有法国前总统萨科齐赠送的网球拍,和意大利前总理蒙蒂赠送的领带;加拿大总理哈珀和奥巴马都是啤酒爱好者,他们曾互相馈赠过啤酒;韩国前总统李明博因奥巴马喜爱跆拳道,曾相赠跆拳道服装和腰带;50-60年代,曾有多个国家的领导人误以为毛泽东主席喜爱芒果,并竞相将芒果作为国礼;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曾将自己酒窖中的藏酒当做国礼馈赠外国元首,且会刻意选择贵宾出生年份的酒。此次卡梅伦分赠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的球衣、球拍也带有这样的含义,因为习近平主席是出名的足球迷,而李克强总理则喜欢打网球。至于卡梅伦赠送彭丽媛的Mulberry黑色蝴蝶结手套,则有可能是表达其对彭丽媛在第一夫人时尚圈地位的肯定。这类表现亲切感的礼物通常并不以名贵取胜,且越是关系密切,礼物的价值往往越低,有时甚至仅仅是一张主人的签名照片、画像。
有些礼物则显得别出心裁。如二战期间,埃及国王法鲁克曾向英国国王赠送一匹白骆驼,目的是感谢英军击退德军、保全其国家的帮助,由于战事尚未结束,道路不通,英国人不得不将骆驼绑在潜艇指挥台上运回本土;1949年毛泽东主席访苏,在专列上专门挂车皮,给斯大林送去二万斤水果、大葱,则是表示“礼轻人意重”和热情不见外。
有些礼物带有明显推销性质。1955年,日本索尼通过公关,说服日本政府将索尼产品列入国礼清单,开了推销性国礼的头,此后各国竞相效仿,此次卡梅伦赠送的手套,就带有品牌推广性质。当然,有些推销性礼物显得很精致、得体,如近来李克强总理馈赠外宾的高铁模型,就是一种含蓄的推销手段。
还有些礼物则带有示强、示威兴致。如公元1793年,英国派特使马嘎尔尼访华,假庆贺乾隆八十寿诞名义试图显示英国富强,说服中国开放门户,所馈赠的礼物中,就有当时英国最强大战舰的模型;冷战时期前苏联在登月竞赛中一度领先美国,得意洋洋的赫鲁晓夫将“月球二号”模型连同苏联国徽一并当做国礼,先后赠送美、法、印度、印尼等多国,还特意造了个特大号的“月球二号”火箭推进器模型送给美国人,慢了一拍的美国只能忍气吞声。待阿波罗载人登月成功、在登月竞赛中后来居上扬眉吐气后,美国人也如法炮制,把从月球上带回的岩石、土壤当做国礼,以彰显美国的国力和科级水平。
示强、示威的国礼并非大国专利:印度支那战争期间,老挝就曾用被击落的第2300架美国战机残骸制作腰刀,作为国礼馈赠外国贵宾,以彰显本国抗美决心。
国礼通常是指明送给个人的,但这不意味着收礼者就可以心安理得拿回家自用,事实上许多国家都有收礼自用的价值上限,如美国是305美元(总统是200美元),英国是140英镑,新加坡是50新加坡元,中国是200人民币。超过这个上限则会交给礼宾部门处理,通常会入库或供展览。当然,如果是食物之类,通常会自用或和特定人群分享。
专题策划:最新文章
- 设东海防空识别区 有共识才有和平
- 新闻联播高调宣传核潜艇的背后
- 东南亚,中美都不是缺席者
- 李天一案注意力该回到案子本身了
- 非洲淘金:切莫盲人骑瞎马
- 英女王添曾孙 加拿大人为何举国欢庆
- 中国人加纳采金被拘,你也许不知道的
- 绑架中国渔民,故事“无头无尾”
- 朝鲜粮食援助吃肥高层
- 菲律宾对台湾渔民“动粗”由来已久
- 日本政要“拜鬼” 美国最不爽
- “菲律宾”曾想成为“中国固有领土”
- 查韦斯不是中国“挚友”
- 朝鲜宣布将退出停战协定 穷折腾
- 朝鲜核试验 下一次是何时
- 贝宁的“户口制度”
- 奥巴马是布什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