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山西煤改,政府权力边界何在?

    继全国瞩目的山西煤改于2009年底大局初定后,山西省日前再出煤改新政。此新政可能再减少20多家民营企业。2月21日,一家山西民营煤企高管承认,此次减少的20多家煤企应该也多是民企。
    或许,再多的血泪故事仍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默默承受,可以被一个隆隆前行的社会忽略不计。但是当山西煤改所图解的“国进民退”之策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动向或潮流,并由此衍生的权力资本主义的社会前景,则不由得人为之恐怖…【详细】【网友评论】 【相关专题:陈志武:我为什么主张“国退民进”

  新年新政,认真审视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改革

以“安全生产”为幌子的“国进民退”?

   可以肯定的是,小煤矿遇到的许多问题,国有大煤矿同样会遇到,只不过树大好乘凉,要么将问题转嫁于煤炭的高成本,要么寻求政策优惠吃偏食。这倒不是说规模化开采煤炭有什么不好,而是在现有条件下,如果监管机制,尤其是事后惩戒机制不能对国有煤矿形成更大力度的制约与惩罚,那么,煤矿性质和规模大小,与矿难的多少并无根本性联系。或者说,国有大矿并不具备安全生产的必然优势。【详细

增加200亿元的税收,与民争利的表现?

    山西正在进行的煤炭资源整合,无论说是减少矿难的发生,还是维护本地的经济秩序,都忽视了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财政税收的重新分配的问题,在之前各种多种投资形式存在的情况下,在煤炭所生产出来的大笔的资金分配上,撇除私营企业主的隐瞒及少报漏报的现实不说,尽在账目的收入分配,地方就占了大头,而作为中央利益代表的国企,所占的比例并不高。所以,本次煤炭整改,正是通过对多种投资分成所造成的利益分配摊薄的情况的一种纠偏,通过国进民退的形式,从而使得国家将煤炭所生产出来的利益大部分都揽到自己的手中。很多评论者说来说去,都很少提到这一点,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详细

权力资本主义的社会前景,让人为之恐怖

   政府的意志有多强大,“国进民退”的势头就有多么凶猛。于是当山西煤改成为一场国有企业的狂欢盛宴,它也就难免对民企产生挤出效应,山西煤改由此也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命运新的悲情注脚。
   或许,再多的血泪故事仍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默默承受,可以被一个隆隆前行的社会忽略不计。但是当山西煤改所图解的“国进民退”之策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动向或潮流,并由此衍生的权力资本主义的社会前景,则不由得人为之恐怖。【详细

  一场危险的“国进民退”的游戏

山西方面并没有进一步公开国资、民企市场份额

    当山西煤改“国进民退”的坚定意志已然不可更改,此番“煤改新政”成为对2009年底山西大局初定的“国进民退”胜利果实的进一步夯实,也就不足为怪了。固然,山西方面此前已经表示,经过兼并重组整合,国有企业办矿占20%,民营企业办矿占30%,股份制企业办矿占50%。这似乎能够从数量上说明,“国进民退”的事实并不存在。但是显然,山西方面并没有进一步公开煤改之后国资、民企的市场份额和生产规模,以及股份制企业中的国资和民资的股权构成,那么在去年底浙商们纷纷败走山西一幕出现之后,又能拿什么来抚慰市场对“国进民退”的惊恐?【详细

自始至终,煤改都是一场没有博弈的强权游戏

   或许从一开始,主导山西煤改的政府方面就根本毫不在意市场的恐惶。当浙江煤老板纷纷败走山西,并在极尽上书国务院、组织各类研讨会等方式寻求舆论同情之后,他们也最终发现,再多的螳臂也不可能丝毫地挡住“国进民退”在山西大踏步的前进。因为作为一个事实,这场煤改自始至终,都是一场没有博弈的强权游戏。我们一向知道,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社会,政府应当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必须时刻谨守其权力边界。然而在山西煤改中,在政府强大的意志之下,公权力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除了独断,丝毫看不见正常的议价与博弈机制

   一只看得见的手完全取代了那一只看不见的手。这不仅是学者指出的,政府所安排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质是煤矿的国有化,私人煤矿基本上被排除到煤矿行业之外。还在于此次兼并重组采用了一种非市场的议价方式,资源转让价款低于市场正常价格。甚至对煤老板关于价款补偿的异见,山西有关部门一度明确回应:没有讨价还价余地。而浙江方面则披露,一些浙商其实是在强权下被迫签订重组整合协议的。这里面,除了独断,人们丝毫看不见市场中正常的议价与博弈机制。原本应为市场秩序坚定维护者的政府,就这样首当其冲成为市场规则的践踏者。

  应通过政府体制的改革转变政府支持的方式

煤改由此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命运新的悲情注脚

    政府的意志有多强大,“国进民退”的势头就有多么凶猛。于是当山西煤改成为一场国有企业的狂欢盛宴,它也就难免对民企产生挤出效应,山西煤改由此也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命运新的悲情注脚。于是我们看见,春节前《南方周末》以煽情的笔法写道,“和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一样,曾经披着黄色军大衣,在年关临近时躲债的煤老板,如今再次四处躲避追债。”“顶着巨额高利贷,以图在煤炭牛市期间大展宏图的煤老板发现,希望逐渐消失在寒冬之中。”而事实上,这不光是浙江的命运,同样的噩运也降临在山西当地及其它民企身上。

历30余年始初见模样的市场市场的巨大灾难

   或许,再多的血泪故事仍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默默承受,可以被一个隆隆前行的社会忽略不计。但是当山西煤改所图解的“国进民退”之策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动向或潮流,并由此衍生的权力资本主义的社会前景,则不由得人为之恐怖。因为公权力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附庸,随着既得利益者对社会资源的强大控制力与攫取力进一步加大,必将导致社会公正的失陷,市场伦理的蒙蔽,导致一些最具活力的市场因素消失,成为这个历30余年始初见模样的市场的巨大灾难。但不幸的是,国有资本在很多竞争性领域的进入与占有,已不鲜见。而在2009年4月,《中国企业家》杂志进行了一项针对企业中高层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近年来存在“国进民退”现象的比例高达72.73%。

体制的改革,不应成为对市场原则的破坏者

    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的事实,使得今日之中国,早已不再是周瑞金所称颂的那个“牧歌般行进的改革年代”。但愈是如此,一个基本的政府伦理原则却需要愈加坚定,那就是必须致力于提供公平、有效率的公共服务,而不是成为对市场原则的破坏者。这就需要处理好政府和非公经济的关系,处理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并从根本上要通过政府体制的改革转变政府支持的方式。舆论与社会对于山西煤改中“国进民退”现象的关注与警惕,正在于此。

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李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