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南,你们图什么?风光美?三亚不宜居 长期居于海南的人都很清楚,三亚虽有所谓的蓝天、白云、椰树、海风,但三亚并不是一个宜居的城市,常年炎热的气候对身体并没有多少好处,三亚除了旅游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再也找不到更好的职业,三亚注定只是富人和权贵消遣休闲挥霍玩乐的天堂。
免税店?到了海南才知道钱少 三亚旅游局统计,2012年春节七天,三亚旅游收入33.2亿元,旅游总收入比2011年春节期间增长了70.35%。作为打造“国际旅游岛”的一个重要部分,海南开设了免税店,而这是海南游美丽绽放的重要原因。 图实惠?高的离谱的菜怎么吃 基本上,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都要带着一颗挨宰的心,关键是,宰这么狠怎么咽得下去? |
2011年五一期间,营业约半小时,三亚免税店某品牌柜台上的商品已所剩不多。 |
出门旅游:明明白白算账自费旅游?钱要花的清清楚楚 好不容易攒个假期,带上双亲妻儿一块儿飞去海南,图的就是一个放心,图的就是一个愉快,所以该省的地方不能省。不过既然是自费旅游,那钱当然得花的明明白白。 有人请你?出来混迟早要还 来三亚过年的还有不少干部,他们多数不需要政府接待,一般是受邀全家出动,花钱的都是企业主或利益关联方,许多老板为了与官员搞好关系,在三亚尽情挥霍,除了上万元一套的房间,一顿饭两三万是常态,再加上当地省市政府的对口接待,庞大的公款消费促进了三亚春节的畸形繁荣。 出门遇奸商,宰客一条龙 当然,无良商家防不胜防。有些商家一年只做三次生意:五一,十一,春节。游客一踏上三亚地界,从打车到住店,从吃喝到游玩,每一个环节都有商家守着,环环相扣——你坐上我的车,就成了我案板上的“肉”,我向游客推荐大排档、酒店、导游,当然都不是免费的,这是“一条龙宰客”。 |
每年春节,除了普通民众,政界、商界、演艺界人士更是齐聚三亚,构成三亚畸形的春节文化和消费。 |
宰客横行,根本在于管理不作为没动力:游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数据 旅游之乱,根本在于管理乱。调控物价是管理问题,商家串联是管理问题,消费者的权益没有保障还是管理问题。海鲜新不新鲜归质监局管、价格公不公道归物价局管,商家是否明码标价归工商局管,发生在景区的问题可能又归旅游局管,如果消费者想维权,先要把这些部门的职权划分搞搞清楚,否则很可能会被“踢来踢去”,最终不了了之。 无良商人见利忘义 监管部门偷懒、放纵,先是有职能部门说查无证据,又说只要顾客签字买单就算合同有效,完全不顾“威逼之下合同无效”规范,而后无良商人见利忘义,干一锤子买卖。 结语:人心靠不住,制度才能除恶管理部门应该知道这么一个道理:“举报一起惩罚一起”只是治标,统计数据只是过去的“繁荣”,当游客的心被伤透了财神也就跑了。在商言商,在睁只眼闭只眼的管理环境中,别指望商家流着道德的血液。因为无数的斗争经验告诉我们:人心是靠不住的,只有合理的制度才能除恶。 |
总想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政府部门,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风光再漂亮,消费者最终也会用脚投票。 |
责任编辑: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