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故宫,不要再沉睡在历史中

故宫为什么这么牛

国宝破碎,上报程序形同虚设

    故宫发生这起宋瓷破损事故,从发生时间起到被网友爆料,不得不公开为止,中间瞒报了26天。《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国有文物事业单位应当在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或者应当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之前,故宫发生了失窃案,结果到现在没有人受到处理。而私自开设私人豪华会所,更是无视社会公众舆论。故宫,这是你们自家的吗?想怎么捣鼓就怎么捣鼓?这次宋瓷破碎,也碎掉了人们对故宫的信任。【详细

故宫背后有着深厚的背景

    在故宫的管理人员看来,他们就是这里的主人,这个高大城墙围起来的“大院子”和里面的一切都是他们自家的。故宫是一个副部级单位,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和等级森严的体制。当年那些贵重的优秀的文物都往里面送,它的资金由财政部划拨,专款专用,本来是个文物学术权威单位。正如其他国家行政机构一样,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掌管的宝物一直神秘地管理着,无视这些文物的公共属性。人事关系完全不受监督的情况下,管理人员自然傲慢依旧。

丑闻接二连三,自查自纠从无人管

    “盗窃门”、“错字门”、“会所门”、“解雇门”、“文物门”,多少“门”也未能改变故宫的傲慢,特别是对民意的藐视。发生这么多事故之后,故宫仍然是百般辩护,一点也没有反省的意思。对事后的追责,仍然是自查自纠的方式。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它既没有向上级文物主管单位报告,当然也就无人来调查此事,如此效率只能用拖沓形容,更何况它关起门来调查并不是报案的前置条件。看来,再多的“门”也不能撼动故宫了。
    在前三“门”中,故宫管理者似乎并未受到问责。看来,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制度尤为紧迫了。至少应包括两点:一是财务账目完全公开,二是管理运作(除安防外)完全公开。【详细

这件被损坏的哥窑青釉葵瓣口盘,高4.1厘米,口径20.2厘米,足径7.5厘米,呈六瓣葵花式,浅腹,坦底,腹壁向里凸出六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圈露胎处呈黑褐色。

故宫:不再是“Forbidden City”

   故宫曾经被叫做紫禁城,这里象征在皇权的至高无上,可以无视法律无视民意。可是,如今的故宫早已经是全民的财产,故宫不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也不向公众通报。这里的人难道还活在紫禁城的时代,做着自家事自家办的迷梦?

故宫,放下你至高无上的架子

   自从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这个院子开始,这里已经不再是皇家权威的象征,更不是关起门来就不受法律管辖的禁地。然而,故宫管理者似乎还没有认识到这点,他们无视相关法律对文物管理的规定,发生事故不向主管单位报告,更不向社会公众通报,对责任人的追究不了了之,而对文物的损坏避而不谈赔偿的问题。发生了盗窃事故,就抱怨技术设备,抱怨费用不足。他们忘了,这些文物的主人是这个国家的每个公民,是纳税人在供养着他们。

新闻发言人不该是撒谎的艺术家

   “故宫有多年文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故宫上上下下把自己收藏的文物当眼珠子般珍惜。”故宫博物院新闻发言人冯乃恩在面对故宫人为损坏一级文物宋代哥窑瓷后说,请群众对故宫保持一份信任。 这一点,巧如“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翻版。如果文物和眼睛一样重要,这么多门的发生,这新闻发言人得失明多少次了?面对着法律明文规定,故宫方面还是拒不承认瞒报,在事故侧漏之后的当天才通报,这是巧合还是无知?
   故宫方面又称,破损情况虽然有些复杂,但修复应不成问题,故宫博物院就有这方面的丰富经验。是啊,这经验够丰富的。然而,马未都却认为就是表面上修复,也难恢复其文物价值。也许,我们只能说,故宫,这个神秘惯了的地方,发言人还太缺乏面对公众的经验。【详细

故宫是时候打开大门了

   故宫曾经是皇权的象征,在今天,则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与文明的聚集地,是一个公共文化场域。故宫不应该被层层包裹在权力屏障下,否则的话,故宫就依旧不能真正属于公众。今天的故宫管理者的身份,不应该是依附于相关人事制度体系下的权力身份,而应真正转变为公共文化管理者,以公共身份来践行文化开放的使命。没有开放,文化就只能是一潭死水。故宫大门失去了文化钥匙,只依赖于权力之手推动,那么,这片领地成为私人会所,发生丢失藏品与摔碎文物的事,也就不奇怪了。 【详细

故宫宋瓷损毁之后,一方面喊口号似地说多么爱惜文物,一面拒绝承认瞒报。而对文物的问责避而不谈,只是留下我们有经验来修复的空口承诺,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了。

台北故宫:给北京故宫上一课

    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同样有着现代的防护设备,同样有着搬动、科研的先进设备,然而台北故宫从未发生过盗窃案,也未发生严重的人为损毁事故。神马都是浮云,只有人的责任才是重要的。台北故宫也曾面临文物损毁的质疑,但人家从未遮遮掩掩,而是用可靠的证据来澄清,因为人家知道这是大家的文物。

技术设备都是先进的,关键是人

     国宝破相了,既蛋疼,也很悲催,上千年的战火都没把它们怎么样,到末了,在故宫阴沟翻船了。故宫是什么地方?不是饭馆,也不是古玩店,就是看护国宝的地方,不然要你们干嘛?装了成百上千个摄像头,防不住蟊贼的黑手,也防不住自己的白手套。尽管有人会说当年“台北故宫”不也因为漏水而将《四库全书荟要》这一珍贵古籍给泡了,凭啥就要求故宫十全十美,吹毛求疵。话虽不假,但那会儿“台北故宫”的文物连个稳定的家都没有,哪像故宫现在这般安居,啥条件都具备呢?别忘了,台北的故宫被盗窃的案发率是0. 正如文保专家谢辰生所言:“设备是现代的,组织是严密的,人是不负责任的。” 【详细

面对文物破损质疑,台北故宫及时澄清

    2003年,台北故宫也曾经发生了文物风波。有舆论质疑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在借展中破损。台北故宫马上公开澄清,并拿出1965年复院时的照片,还有其他拍摄的海报照片来对比,证明上面的瑕疵乃是旧伤。而立法委员也参加到对台北故宫的问责当中,国民党籍“立委”李庆安和郭素春专程到台北故宫了解故宫典藏和维护古物的情况。院长亲自出面回应。对肉形石的缺角,台北故宫赶紧澄清,这是清代工匠制作时,故意精雕细刻的构思,让肉皮、肥肉、瘦肉层次分明,毛孔和肌理逼真如“红烧肉”。台北故宫在每次搬移文物时,都以专业的态度层层把关保护,并详细纪录保存状况。所以能在面对质疑时,及时拿出证据以示清白。 【详细

台北故宫的重要文物翠玉白菜也曾经引起对毁损的质疑,但是他们一方面及时出来回应,一方面拿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台北故宫未发生过盗窃案。

责任编辑:玛丽

past eventsNO.421

以真相,祭奠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