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苹果手机和IPAD在大陆疯卖的时候,富士康又杯具了。近期两岸三地20所高校的60多名师生对富士康在大陆的工厂进行了实地调查后,出台的《富士康以“实习”为名,滥用学生劳动力》,又揪出了富士康滥用实习生的大量案例。河南教育厅发通知指令中职学校为富士康提供实习生,目的是为了富士康尽早入驻郑州,创造政绩,大批在校生无奈走进车间,充当廉价劳动力。公权和资本捆绑,暴露出了“体面劳动”的理想仍遥不可及…【详细】【网友评论】
![]() |
河南教育厅拉皮条,在校生成富士康廉价劳工 | ![]() |
![]() |
官方发通知指令学校向富士康派实习生《中国青年报》10月11日的报道,找出了一份官方文件为富士康使用中职学生作为实习生保驾。这份9月6日教育系统内部下发的教电〔2010〕89号通知,全称是《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赴富士康科技集团顶岗实习有关事宜的紧急通知》,里面说,“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落实,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具体指导、跟踪问效。”学校“要尽量组织电工电子、计算机、信息工程等工科类相关专业学生整班整建制地参加顶岗实习”。 【详细】 |
花钱来读书却被强迫充当车间工人 不去怎么办,记者采访了学生,“学校说,我们班40个人都必须去,不去的话没有毕业证。”【详细】按照宪法,他们去哪里劳动是自由的,按照实习的规定,去哪里是由学生自己和企业的民事行为,去富士康实习并不是唯一选择,即便去了富士康以后,也有自由退出的权利。尽管官方否认通知里没有强迫学生去实习,但是要求各单位领导“亲自”行动,学校则采取学生不去不给毕业证的策略,另一方面也居然灵活到将期末考试也直接放在了工厂举行。学生还有什么出路可以选择呢?【详细】 |
付工资和加班费不是强制实习的借口 对这些在校生的实习,官方辩解说是每月按1200元工资支付,每日工作8小时,还有加班费,是出于改善学生生活的目的。但是,这不能成为实质上强迫学生去富士康车间实习的借口。更何况,这些实习生多被安排在与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关的岗位上工作,不仅学习不到什么实际的工作经验,也在浪费学习和择业的机会。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和司法解释,学生实习属于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相关的工伤保险、失业赔偿金等社会保险。也就是说,所谓的去富士康实习,其实是地方政府部门有组织的大规模利用劳动法漏洞和行政的暴力,动员在校未成年学生为大型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的行为。【详细】 |
![]() |
被“实习”的在校生,官商共赢的牺牲品 |
![]() |
![]() |
在校生实习缺乏劳动法律保护 大小劳动密集企业滥用“试用”榨取员工本是轻车熟路,而一些职业学校以实习名义有组织贩卖学生做廉价劳动力也几近常态,甚至组织学生去夜总会“实习”的事情都屡屡发生。尤其在新劳动法中,对于实习的问题没有一字提及,留下一个巨大的法律空白,那就是实习的学生工和企业方已经是实质的劳动关系,而不受任何劳动法律保护的状态。在企业以试用的方式剥削劳动力难度加大的时候,大量的在校生成为了一个没有门槛且巨大的廉价劳动力金矿。 |
河南教育厅变身一家握有公权的劳务公司河南省教育厅,这次站在了巅峰,充分发掘了实习不被劳动法保护的漏洞,创造性的发明了政府组织学生为企业服务的先例。看看两岸三地高校调查报告可以发现,富士康许多厂区学生实习生占到了六分之一,有些车间比例甚至过半。对于富士康这样劳动密集的大型企业而言,其需求之大不难估算。要说没有教育部门这样主动出面干涉,保质保量的提供劳动力,光靠分散的单个学校组织学生前往实习,交易成本就得高出一大截了。所以,河南省教育厅不仅可以将这项制度创新包装包装,组织个全国巡回演讲推广,还可以上报节能减排办公室,传播这个新经验。 【教育部门成了富士康的“人力资源部”?】 |
人身和择业自由在官商共赢下只是一个梦 从用工角度而言,河南省教育厅主动开辟了工会的功能,它充分的保证了工厂有工可用。工会不光维权,它首先是有组织的保证劳动力的输出,势力范围内的工厂要开工,这口饭必须给工会的工人来吃。同时,他们也保证工厂的开工能够顺利,为工厂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这样就达到了工厂、工会、工人的三方共赢。要说河南教育厅要求学生去富士康实习的事件,虽然不能确定富士康、河南省教育厅、学校三方是否个个盆满钵满,但是至少各自的需求都达到了,做个大赢家没有问题。【详细】 |
![]() |
法律约束公权冲动才能避免血汗杯具 |
![]() |
![]() |
公权逐利,体面劳动注定是一纸空文 不难假设,实习的学生和富士康之间发生冲突时,不仅劳动法无法保护学生,河南省教育厅也没有兴趣保护学生。从富士康移师郑州,当地政府的表现看,教育厅最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富士康集团正式落户河南、年内批量投产后有充足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
构筑保护学生实习权益的法律屏障 总而言之,河南省教育厅为富士康批量组织劳动力提供了充分的便利,但为学生们的权利没有实质的考虑。教育厅这样动用行政力量组织劳动力,但又不保护劳动力的行为,是赤裸裸的贩卖奴隶劳工的行径。 |
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