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部门制作的一则“反性侵害”影片出人意料在网上爆红。这则17分钟的短片名为《如果早知道,男生也会被性侵》一个月内已获得80万人次浏览量,创下同类教育影片罕见纪录(昨日《深圳晚报》)。
影片重点在于告诉青少年什么是性侵害,受害后如何求助、验伤、报警,后续的司法程序及心理辅导如何展开。片子交代的信息还有:性侵害的发生并不仅限于异性之间,男性也会对男性施害。但该片“走红”,不是因为拍摄者希望传达的以上信息,而是剧中演员杰哥、阿玮的夸张表演,还有片中对话:“不要啦!杰哥”、“唉唷,你脸红了”、“来,让我看看你发育正不正常”……俨然成为台湾青少年中的流行语。
网上还出现该片各种搞笑版本,结果让杰哥成为反面英雄,受害者阿玮却备受嘲笑。片子设定的教育目标全失,恐怕拍摄者也始料不及。不仅如此,我觉得片子本身也问题不少。比如,少年离家出走被陌生人所害,而现实中,八成针对青少年的性侵害案件发生在熟人之间。片中杰哥身强力壮,阿玮细声细气,也符合世人对加害者/受害者的刻板印象,但现实中的性侵害与性骚扰更多源于权力关系不对等,比如校长老师与学生之间,单位上下级之间,不见得施暴者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大尾巴狼,案发时间也不见得是月黑风高之夜。
内地媒体报道此事,我看到许多报纸、电视皆当成娱乐新闻来报,在近来校园性侵害案件频发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未免忽略重点。《如果早知道》也许是一个不成功的教材案例,但海峡对岸十多年来卓有成效的反性骚扰/性侵害教育经验却不容忽视。在立法方面,台湾相关部门早就制定了《性侵害防治法》(1997)、《两性平等工作法》(2002)、《性别平等教育法》(2004)和《性骚扰防治法》(2005),明确性侵害性骚扰定义及法律责任。
反观内地,校园性骚扰性侵害的违法案件常常被窄化为“师德”或“作风”问题,把性别暴力道德化、个人化。性教育也常常找不准靶子:教育孩子自我保护,教育女生洁身自好,少穿暴露衣服少去黑暗的地方,实际上紧缩了女性的空间和人身自主权。而实际上,最该受教育的是家长老师(学生受侵害,如何识别身体上的伤痕);还有警察(及时立案、出警,而不是推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回到《如果早知道》这部片子,尽管有诸般不如意,但有一点我觉得尤其难得:男性受到性侵害是格外难以启齿的一种经验。影片显示:说出这种经验很难,需要文化的支持、法律的保护和学校的重视。当学生有机会认识性骚扰性侵害跟自己的关系,会带着力量走进生命的不同阶段,并能够在不同的职业生涯与生命现场中主张自己的身体自主权,尊重他人的身体自主权。
相关评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