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晚,河北邢台沙河下起了暴雨。一辆轿车在通过沙河南环一处地下桥时被淹没,待消防官兵将其救上来时,车上的三人已经罹难。(7月10日《燕赵都市报》)
假如认为暴雨来袭,只是多了个“看海”的机会,顶多不过带来些许出行的不便,显然低估了暴雨的威力及其暗藏的杀机。事实上,无论是四川暴雨中限制通行的老旧大桥,还是城市中常见的丢失的窨井盖,甚至是桥洞下的积水,都可能在暴雨中张开吞噬生命之口。
类似的惨剧,我们已经历过太多,不必一一历数。只不过,当暴雨屡屡夺去生命,恐怕并不能全用“天有不测风云”来解释。诚然,面对大自然的伟力,人不仅形同蝼蚁,更难堪一击。但是,当一场暴雨,便可以如此危机四伏,生命当真如此脆弱,以致连一场暴雨都可以轻易将其风吹雨打去吗?
城市地下排水系统,既然不是一日建成的,当然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得以改良。于是,面对不期而至的暴雨,城市内涝与积水,看来在短时期内,公众仍将继续享受“看海”的“福利”。既然如此,地下桥洞在暴雨中成为危险的深水区,也将长期存在。但城市内涝与积水严重的路段,却应该不难定位,诸如低洼区,地下桥洞会成为暴雨中的隐患区,也只需常识便可判断。那么,对于这些危险区域,在排水系统完善之前,显然应当建立起暴雨应急机制,例如,在相关区位设置淹水监测与预警,一旦积涝达到预警深度,便发出警报,并及时封闭相关涵洞路段。不难设想,只需相关预警机制到位,因为司机个人的判断失误而导致车淹人亡的惨剧,其实完全有望避免。
并无太多“看海”经历的香港,却已计划投资8亿多元人民币(10.6亿港币)建造6万立方米地下蓄洪池,以暂存特大暴雨期间的雨水,缓解港岛湾仔地区的水浸问题。工程已计划在2018年完工。这或许并不能全用财政资金更雄厚来解释,而更关乎背后的理念与关注。
每一条生命都需要珍惜,如何减少“天灾”中的人祸,如何不让暴雨中的桥洞屡屡成为吞噬生命的黑洞,或许还有太多本可以做,但却没能做的事情。
相关评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