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哆啦A梦 想象中的敌人

值得肯定的是,成都媒体虽然从多啦A梦的展览中看到了政治意义,但官方并没有叫停这场展览。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妨对这场媒体炮轰淡定一些。愿意警惕的人们,可以拒看这次展览;觉得无关紧要的人们,尽管可以去表达自己的喜爱。

  成都多家媒体突然集体炮轰卡通形象多啦A梦,一时之间,让人莫名其妙。

  密集的炮轰与一场正在成都举办的展览有关。8月16日,一场名为“哆啦A梦秘密道具博览”的展览在成都商业区启动。该展览此前在香港、台湾、上海、广州、北京、青岛等地,都没引发“政治解读”,在成都却遭遇了巨大的尴尬。

  9月26日,成都日报用《警惕哆啦A梦蒙蔽我们的双眼》为题评论说,“哆啦A梦带着日本政府柔性推广自己的使命,出现在中国许多城市的街头,展现日本所谓的核心价值——‘尊重和友谊’。在这一文化推广活动背后,我们必须清楚其背后隐含的极强的政治意义。”

  面对这篇文章,我读了好几遍,还是没搞清楚,当这个卡通形象出现在成都街头,如何就被解读出了“政治意义”。

  文章提供的逻辑是,多啦A梦是日本的文化符号,号称代表“尊重和友谊”,是日本输出国家价值观和实现其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日本不尊重历史,日本的安倍政府不尊重历史;一个不真诚的国家的文化符号,值得警惕等等。

  我的读后感是:晕。

  另一篇刊登在《成都晚报》署名为成宛平的评论《别让哆啦A梦稀释我们的痛点》,是这样解释多啦A梦的政治意义:这场展览开始于8月16日,而此前一天,正是8月15日,“69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漫长而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画上句点。这也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记忆的痛点。”

  说实话,我在这种文章中读到的是牵强附会、“不明觉厉”。

  日本8月15日投降,侵略在这一天结束,把这一天说成中国民族记忆的“痛点”,本身有些牵强。难道敌人的投降日,不是我们的胜利日吗?难道我们的胜利日,不能激起我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吗?为什么一定会是痛点?

  成都3家报纸同一个调子对多啦A梦的炮轰,让人觉得,这些观点不是某一个评论员的突发奇想,而像是一次联合行动。

  成都晚报那篇评论的署名“成宛平”,更像是一个“成都晚报评论”的缩写。熟悉媒体署名规则的人,一般会从这个署名看出,这样的署名文章,不是“某一个人”的观点,而像是一篇集体完成的作业。另一篇评论的署名“程锦坪”,是“成都晚报锦江评论”的简称。这或许是这两篇评论文章,逻辑欠缺的原因之一。

  从言论自由的角度说,对任何一个事情,可以从任意的角度进行评论。所以成都媒体集体评价某一个事件或现象也算不得硬伤,但评论的“合理性”应该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上。对于多啦A梦的这场炮轰,最大的硬伤是找不到逻辑。

  把多啦A梦的相关展览看作“文化输出”,并没有错。文化输出,也是文化交流的前提。中国近年来也在强调文化输出。孔子学院,已经开办到了很多国家。在我们看来,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中,也包含“尊重和友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果国外媒体集体将我们的孔子学院解出政治意义,恐怕我们也会不以为然。

  日本这个国家,对于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实在深重,这是不容置疑也不容否认的。不管日本的某些政客、右翼如何看待当年的侵略,都改变不了这个国家对中国造成极大伤害的历史事实。中国人对于日本的警惕、敏感,建立在“曾经被侵略,永远怕重演”的心理基础之上。而且,这种警惕和敏感,也是非常必要的。

  但这种警惕也不必到“杯弓蛇影”的地步。一个3岁儿童都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上升到“政治意义”去解读,总让人觉得有点“神经质”。

  值得肯定的是,成都媒体虽然从多啦A梦的展览中看到了政治意义,但官方并没有叫停这场展览。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妨对这场媒体炮轰淡定一些。愿意警惕的人们,可以拒看这次展览;觉得无关紧要的人们,尽管可以去表达自己的喜爱。

  据中新社的报道,就在成都日报刊发评论的9月26日,“天空飘着断断续续的细雨,位于成都市繁华商业区内的100哆啦A梦秘密道具博览依旧吸引了不少市民,慕名前往一睹“蓝胖子”的风采。前来参观展览的民众,对哆啦A梦被成都当地媒体集体围剿感到不解。”(文/王海涛)

专栏策划: 搜狐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