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乱世怀念狄更斯

    【本期主持:王德民】“为什么我们还在读狄更斯?”《卫报》的一篇文章答道,“狄更斯的小说和戏剧,在他那个年代,就像今天的报纸和电视一样,总是第一时间报道穷街陋巷的新闻和传闻,关乎贫穷和慈悲,而这些故事,今天仍在不断上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狄更斯不仅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也生活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
   狄更斯诞辰200周年,英国街头暴乱、百万青年失业,银行家的贪婪丝毫不改,政客们无暇顾及。全球底层的人们都在通胀下混饭吃而挣扎,政客在一次次的峰会上徒具表演。
   假如狄更斯看到中国的血汗工厂、黑砖窑,他将会感同身受;当他看到在酒店打工的母亲带点剩饭回家,给儿子补补营养就要被辞退,他一定也会拿起讨伐的笔……
   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说,“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作家莫言和慕容雪村说,狄更斯描述的时代跟我们今天是多么的相似…【怀念狄更斯

奥威尔:狄更斯是奋斗在底层的穷人代言人

    少年狄更斯是在黑工厂里度过的,童工的经历多少使他患上了某种程度的强迫症,令他一刻也不能休息,他不是伏案写作,就是拿着笔记本走在卡姆登大街上,记录那些廉价商品的价格,或为形形色色的穷人、小贩以及恶房东们刻画群像。奥威尔说,“狄更斯来源于英国的清教徒阶层,他们大部分是地主和农民,这一阶层在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逐渐被城市化,随后发展为视个人成功为个人奋斗的结果的城市中低阶层。这一阶层直到今天仍在英国人口中占据着相当的比例,但这个阶层在政治上的软弱无力则一直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对政府的权力和作用始终半信半疑。”狄更斯虽然着重描写乞丐和孤儿、小偷和妓女这些穷人的生活,但穷人的梦想则更多地是一种“过个体面的圣诞节”的中产阶级梦想。底层的狄更斯因为缺乏对高高在上的富人生活的体验,所以他作品中富人的形象描写不够专业,往往被批评家们诟病,但智识差距正说明了社会阶层分裂的事实…【详细

《论狄更斯》:他有着一张愤怒仇恨和反抗的脸

 奥威尔在《论狄更斯》里形容狄更斯的脸:“他总在笑着,他的笑容里没有得意,也没有恶意,有的只是愤怒,这是一张总是在反抗着什么的男人的脸,他贸然反抗,携带着慷慨无畏的愤怒。也许可以这样说,这是一张19世纪的自由主义者的机智的脸,是一张在所有发臭的正统思想中冒出来的,带着仇恨的,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战斗着的脸。”狄更斯的传记作者西蒙.卡洛说:“如果狄更斯仍活着,他一定正在忙着采集伦敦地铁公司和国民医疗保险机构的丑闻。”狄更斯在《艰难时世》里把政客们形容成:他们是装聋作哑、视而不见行尸走肉的“贵人”,这同样适用于今天,在一次次的峰会上徒具表演的政客,打着哈欠的中国人大代表。马克思评价到:“那明白晓畅和令人感动的描写,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比起政治家、政论家和道德家合起来所做的还多。” …【详细

切斯特顿:人道主义的狄更斯不应被打入冷宫

    20世纪早期的文学评论家,曾担心狄更斯会被追求新潮的出版界遗忘,在1906年发表于纽约的一篇评论中他疾呼:“千万不要让那些自以为是的荒谬之论和所谓的知识分子的审慎,将狄更斯珍贵的文学遗产打入冷宫。”在专事讨论畅销书的buzzle网站上,狄更斯的《双城记》仍保持着惊人的销量仅次于排在第1 位的《圣经》,也许只要社会有不公,狄更斯就很难卸任穷人代言人。评论家弗莱德.伯格赞美道:“狄更斯无疑是像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作品对底层人民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描述)那样伟大的作家”;瓦雷塞:“狄更斯善于将那些最具有普遍性的主题,融入一丝不苟的、永恒的细节描述之中。”英国著名女记者、观察报和BBC的名嘴安尼塔.塞西则说:“狄更斯的作品非常易读,却有着更重的文学分量,可以成为布克奖的范本了。”…【详细

 
往期回顾

 
 

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描写了收养院里的悲惨生活,它的社会现实性,使它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和舞台剧。

狄更斯于1854年在《艰难时世》里破天荒第一次把‘贫民’问题作为无产阶级问题提出来了。

狄更斯的《双城记》继续为潜伏深刻社会危机的英国找寻避免矛盾爆发(革命)的道路,这是中文漫画版。

《远大前程》里孤儿匹普想在有钱人的庇护下做上等人,结果却是一场骗局,关键时刻救助他的是他的贫贱朋友。

图片来源:搜狐大视野

托曼林:给狄更斯的一封信

    一旦进入狄更斯的小说世界,十九世纪的伦敦就扑面而来:阴沉的街道、翻滚的河流、喧嚣的市场、充满雾霾的天空,以及他最爱涉及的暗黑监狱……狄更斯提供的总是全景式的画卷,对生活极端忠实的描述,让我们走出一己之小天空,更为广阔地观看世界。他的传记作者卡莱尔·托曼林在《卫报》撰写纪念文章《一封写给查尔斯·狄更斯200岁生日的信》中声称,倘若狄更斯生活在今日英国,他也会看到社会依然被伊顿公学毕业的富人们所掌控,而穷人仍然依靠过期食品以及慈善组织的衣物窘迫度日。当然,与狄更斯真正的时代所不同的是,他也许会学会并且欣然接受电脑写作,然而他永远不可能整天被媒体追打手机,同意接受BBC的采访。即使在今日英国,狄更斯也一定会满腔愿意,再次描写社会的各种鸿沟…【详细

狄更斯的关怀:《不要挤》

    维多利亚时期的人们坚信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是每一个人的本分义务;不理会那些低于自己的人。帕默斯顿首相说,“在这个国家里,社会的每一个阶级都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上天给他们安排的命运。与此同时,每一个阶级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力图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至于是否真的高高兴兴,狄更斯不免在《不要挤》里关怀到:你,不要挤!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思想的王国是自由的田地/你可以尽情地追求/追求那人间最好的一切/只是你得保证/不要把善良从心灵深处挤走/更得严防丑恶偷偷潜入你的心底/给道德以应有的地位/给每一件好事以恰当的鼓励/让每一天成为一项严峻的记录/面对着它,你应当问心无愧/让人们生的权利,活的余地/可千万,千万别挤!【详细

赵武平:人人都读狄更斯

   翻译狄更斯的林纾说,“余尝谓古文中序事,惟序家常平淡之事为最难著笔。……今迭更司则专意为家常之言,而又专写下等社会家常之事,用意著笔为尤难”。奥威尔看出了狄更斯成功的秘诀:“他之所以在他那个时代以及在我们这个时代还为大众所欢迎,主要是他能用一种滑稽、简单因而是大家能记住的形式,表达普通人们天生的正派体面、合乎礼仪的行径。很重要的是从这一观点出发,很不相同的各色各样的人物,都能描写成“普通人”。”狄更斯同时代的作家路易斯说:“他的那些令人心醉的作品不限于贵族、法官、商人的帮办等男女老少的读书人;也不论是严肃的、轻佻的、技巧的、有才智的、崇尚道德的,还是没有头脑的。城乡普通百姓都为之倾倒。总之一句话,各个阶层都读博兹(狄更斯)。” …【详细

刘震云:狄更斯与今日中国

  刘震云说:“狄更斯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对所处的时代充满情感,其中最伟大的情感是怀疑,他带着幽默的态度,把怀疑渗透在他的人物和故事中,他笔下的情境让我想到今天的中国。狄更斯的作品显示了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很幽默的,最大的幽默表现为荒谬。就像到大年三十的时候,黄鼠狼应该给鸡拜年,幽默的是换成了鸡给黄鼠狼拜年,比这个还幽默的是还有100只鸡在论证给黄鼠狼拜年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狄更斯的作品中体现了这一点。”铁凝说,“他的忧郁、悲伤、年少的痛苦和善良以及他写下的伦敦的市井、小职员的生活、奸商、骗子和纨绔子弟,今天读来仍有共鸣。”狄更斯站在弱者一边,对社会平衡充满渴望。奥威尔说他,农民被压迫,他就和农民站在一起,而当贵族受到农民镇压,他又转而同情贵族…【详细

专题策划: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王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