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1.itc.cn/20100721/928_372796c9_f838_4ca3_8ad3_c94c3663163a_0.jpg)
一旦进入狄更斯的小说世界,十九世纪的伦敦就扑面而来:阴沉的街道、翻滚的河流、喧嚣的市场、充满雾霾的天空,以及他最爱涉及的暗黑监狱……狄更斯提供的总是全景式的画卷,对生活极端忠实的描述,让我们走出一己之小天空,更为广阔地观看世界。他的传记作者卡莱尔·托曼林在《卫报》撰写纪念文章《一封写给查尔斯·狄更斯200岁生日的信》中声称,倘若狄更斯生活在今日英国,他也会看到社会依然被伊顿公学毕业的富人们所掌控,而穷人仍然依靠过期食品以及慈善组织的衣物窘迫度日。当然,与狄更斯真正的时代所不同的是,他也许会学会并且欣然接受电脑写作,然而他永远不可能整天被媒体追打手机,同意接受BBC的采访。即使在今日英国,狄更斯也一定会满腔愿意,再次描写社会的各种鸿沟…【详细】
![](http://i3.itc.cn/20120229/928_a477c09c_4d80_eb5d_27c1_9f873bb25cca_3.jpg)
维多利亚时期的人们坚信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是每一个人的本分义务;不理会那些低于自己的人。帕默斯顿首相说,“在这个国家里,社会的每一个阶级都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上天给他们安排的命运。与此同时,每一个阶级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力图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至于是否真的高高兴兴,狄更斯不免在《不要挤》里关怀到:你,不要挤!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思想的王国是自由的田地/你可以尽情地追求/追求那人间最好的一切/只是你得保证/不要把善良从心灵深处挤走/更得严防丑恶偷偷潜入你的心底/给道德以应有的地位/给每一件好事以恰当的鼓励/让每一天成为一项严峻的记录/面对着它,你应当问心无愧/让人们生的权利,活的余地/可千万,千万别挤!【详细】
翻译狄更斯的林纾说,“余尝谓古文中序事,惟序家常平淡之事为最难著笔。……今迭更司则专意为家常之言,而又专写下等社会家常之事,用意著笔为尤难”。奥威尔看出了狄更斯成功的秘诀:“他之所以在他那个时代以及在我们这个时代还为大众所欢迎,主要是他能用一种滑稽、简单因而是大家能记住的形式,表达普通人们天生的正派体面、合乎礼仪的行径。很重要的是从这一观点出发,很不相同的各色各样的人物,都能描写成“普通人”。”狄更斯同时代的作家路易斯说:“他的那些令人心醉的作品不限于贵族、法官、商人的帮办等男女老少的读书人;也不论是严肃的、轻佻的、技巧的、有才智的、崇尚道德的,还是没有头脑的。城乡普通百姓都为之倾倒。总之一句话,各个阶层都读博兹(狄更斯)。”
…【详细】
刘震云说:“狄更斯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对所处的时代充满情感,其中最伟大的情感是怀疑,他带着幽默的态度,把怀疑渗透在他的人物和故事中,他笔下的情境让我想到今天的中国。狄更斯的作品显示了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很幽默的,最大的幽默表现为荒谬。就像到大年三十的时候,黄鼠狼应该给鸡拜年,幽默的是换成了鸡给黄鼠狼拜年,比这个还幽默的是还有100只鸡在论证给黄鼠狼拜年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狄更斯的作品中体现了这一点。”铁凝说,“他的忧郁、悲伤、年少的痛苦和善良以及他写下的伦敦的市井、小职员的生活、奸商、骗子和纨绔子弟,今天读来仍有共鸣。”狄更斯站在弱者一边,对社会平衡充满渴望。奥威尔说他,农民被压迫,他就和农民站在一起,而当贵族受到农民镇压,他又转而同情贵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