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是个伪命题

涌入大城市是自然趋势,政府能控制?

区域净收入差距大,谁不想多赚钱?

    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是怎样决定的?其实,你只要想想自己去某个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决策就行了。为什么有很多人愿意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大城市?
    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就意味着工商业中心,意味着庞大人口支撑起来的庞大市场和赚钱机会。在农村干上一年的净收入,都不如大城市一个月,人口涌入,这样城市的生活成本就会上涨,那些生活服务行业为低端人口提供了机会,他们的到来降低了生活成本,从而继续推动更多人口涌入,这是一个自然规律,等到这之间推动生活成本无法降低,而又有更多竞争优势的城市崛起,那么人口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匀质地流动。【详细

大城市更强的相互学习条件,提升自身价值

    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给人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消费品和服务的种类,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城市也能够借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产生相互的学习效应,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优秀的人才之所以聚集在大城市,也是因为大城市比中小城市有更强的相互学习的效应。事实上,根据经验研究的发现,与高技能相比,低技能劳动者在城市中从其他人那里所获得的相互学习效应更强。而那些知识分子、科技人才似乎对大城市的人文环境要求更高。

为了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

    在历史上,中国已经形成了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提供的巨大差别。这一点,已经是举国上下的共识了,既然存在公共服务的差距,谁又甘愿生活在城市外面?政府本来是要在现实基础上控制的,只是那些仅仅为了获取更好的公共服务而进行的人口流动。即便如此,正确而有效的政策也不是直接去控制人口,因为政府几乎无法判断那些进城的人当中谁是为了就业,谁是为了公共服务。政府要做,就只能去做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适度均等化,不让现实差距继续拉大。 【详细

大城市较高的收入刺激人口涌入,这样城市的生活成本就会上涨,那些生活服务行业为低端人口提供了机会,他们的到来降低了生活成本,从而继续推动更多人口涌入,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城市规模没有极限标准,政府不如让市场机制去发现

生活成本的市场机制决定城市规模

    换个更为通俗的说法,城市的生活成本(特别是房价)是调节城市人口规模的自然机制。之所以不能指望政府来代替市场来控制城市的规模,其实就是因为政府根本不可能知道怎样的规模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最合适的。
    人口规模会继续增长,直到规模扩张的正面效应消减到小于负面效应的时候。这个基本的原理决定了城市的最优规模,这也是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一些大城市的规模仍然在不断扩大的原因。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规划师和政策制定者并没有科学的标准事先判断一个城市的规模应该多大。对于城市最优规模而言,市场是最佳的发现机制。【详细

政府无法判断哪些人该离开城市

    控制人口规模其实就是为了保护原有城市居民的既得利益,是因为人们总是认为外来人口进城就会分享原有居民的福利。但是对于城市的原住民,或者被城市所欢迎的“人才”来说,如果缺少服务业相关从业人员,那么,生活成本将上升,生活质量将下降。表面上看起来,限制外来人口,似乎原住民的福利没有被更多的人分享。其实,控制人口的政策会隐蔽而间接地使原住民受损,而这点却被人们所忽视。
    既然如此,大家都能为城市的生活质量提高做出贡献,那么区分受欢迎的“人才”和一般劳务人员就没有依据,在外来人当中区分哪些是为城市福利做贡献的,哪些是纯粹来攫取成果的,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低端劳务人员的就业和收入也是政府工作目标之一。【详细

人口限制不仅徒劳,而且浪费公共资源

    只要中国的城市无法将自身象一个独立的经济体那样把外来人口挡在外面,那么,即使存在人口控制的政策,还是会有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而进入城市。
    恰恰被户籍制度挡在正常的城市生活之外,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尤其是教育、医疗和公租房)等方面面临歧视,这样的城市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也会为应对这样的社会矛盾而消耗越来越多的资源。
    为了控制人口规模,就得设置户籍、社保、创业、纳税、城管门槛,养活一大批人员并产生一条不创造经济价值的利益链,太浪费了。详细

规划师和政策制定者并没有科学的标准事先判断一个城市的规模应该多大。对于城市最优规模而言,市场是最佳的发现机制。

世界上的大城市人口规模仍在扩张,为什么中国不能?

香港东京为何没有城市承载极限?

    香港面积不大,而在有限的面积里,政府也保留了大量的绿地和郊野公园,人们只是集中居住在香港那些岛屿的边缘地带。但是,通过道路的合理规划,通过地上和地下各类交通设施的完善,在这块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却没有严重的交通拥堵和污染问题。
    再比如东京,人口和北京差不多,但它的城市面积只有北京的八分之一,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东京并没有说人口规模达到了极限,也没有出台神马户籍制度来控制人口。东京人口规模巨大,降低了人均地铁成本,结果更多的人选择地铁上班,而又通过减少政府规模,限制公车数量,解决了城市拥堵问题。【详细

城市规模扩大对外来人和原住民也许更有利

    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会带来一些问题,但只要规模扩张的好处更大。比如人口的合理扩张还有利于分摊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的成本,以此缓解交通拥挤,减少生活排污。可见城市规模扩大对生活质量的正面作用被忽视了。
    政府不仅忽视这些好处,而且用城市承载能力极限来吓唬市民,为附着在户籍上的利益辩护,这是人为阻碍人口自由流动。与其将资源用来应对由户籍身份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为什么不把这些资源用来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从而减少社会矛盾呢?【详细

政府应提高行政能力,不要靠感觉出台政策

   一个城市的成本本来可以继续降低,以承载更大量的人口,结果因为不合理的规划,懒政的做法,导致人为地限制了城市承载能力,从直观上感觉城市规模已达极限。简单地将城市病归结为人口规模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正如复旦大学教授陆铭说的,至少目前尚没有一套科学理论可以支撑政府的做法。城市的扩张在多大程度上会让城市生病,关键还是看科技和管理。 【详细

结语:

    政府出台政策控制城市包括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前提就是担心城市承载能力达到了极限,那么首先就要证明,城市是存在这个极限的,这个极限在哪里,怎么得出来的。如果这个前提不能服人,就派生出大量管理部门和“临时工”,造成更大的公共资源浪费,人们当然有权质疑。

香港和东京都以人多地狭的现实,在政府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大的承载能力。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是在扩张的,它可以降低单位公共成本。

责任编辑:北民

past eventsNO.494

香港选举文化日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