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必须保持纯洁性人民日报: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人民日报》于2012年4月19日的社论文章指出,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 温家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 温家宝在党的理论刊物《求是》撰文指出,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深入治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研究推进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严禁领导干部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或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活动。 习近平:保持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 习近平在2012年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指出,保持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是保持全党步调一致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组织保证。我们党现在是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38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大党,又处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环境下,保持党员队伍和党的干部队伍的纯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困难又更为重要。各级党组织要严格管理党员队伍和党的干部队伍,严把入口、加强教育、强化监督、畅通出口。 |
《人民日报》4月19日社论开篇: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详细】 |
权力的性质决定其不能谋一己私利人民日报:权力是人民给的 《人民日报》于2012年4月19日的社论文章指出,“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权力姓公不姓私,但在用权过程中,面对种种诱惑与困扰,领导干部往往面临"公与私"的考验。
温家宝:政府要让人民满意必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温家宝指出:一个政府要让人民满意,必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多年来,我们坚持在政府各项工作中全面贯彻反腐倡廉的要求,加强政府改革建设,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注重抓好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 习近平:纯洁性与腐败根本是对立的 习近平指出,近年来,有些地方和部门在对党员队伍和党的干部队伍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导致不良倾向得不到及时纠正,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小事情酿成大事件,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常言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
《求是》杂志近期刊登了温家宝和习近平的长文。《求是》是党中央最重要的理论刊物。其前身为《红旗》杂志。【详细】 |
如何保证权力不谋一己私利温家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 温家宝指出,政府改革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主要在:(一)加强政府制度建设。(二)坚持依法行政。(三)推进政务公开。(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五)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监督管理。 习近平:将蜕化变质分子、腐败分子坚决清理出去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才能防患于未然。要建立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对于党员和党的干部中那些屡经教育仍不悔悟和改正的人,要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对那些无可救药的蜕化变质分子、腐败分子要坚决从党的队伍中清除出去。【详细】 习近平: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和原则性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长期坚持、不断发扬光大,以不断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和原则性。好人主义盛行,有问题不指出,有过错不批评,这种庸俗作风盛行之处,往往就是党组织和领导上政治软弱、作风涣散的地方,就是党员、干部中出问题多的地方。【详细】 结语《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发表的一系列带有评论性质的文章,论调、风格以及表达上呈现出来的内容,有必要反复、细致的阅读和学习,认真领悟其要旨。 |
习近平在今年春季中央党校开学典礼的讲话指出,对那些无可救药的蜕化变质分子、腐败分子要坚决从党的队伍中清除出去。【详细】 |
责任编辑: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