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醉驾入刑:严刑峻法可止恶行?

处理酒驾,全球各有所长

     对于酒后驾车,各国处理轻重都有不同,甚至在美国这种联邦制国家里面连各州都有所不同,但是这些法律都显示出共通的两个特点,第一是判定酒后驾车的血液酒精含量起点较低,几乎都是一瓶啤酒即可超出;第二是经济处罚和人身刑罚共用的处理方式。

日本:司机酒驾,乘客同罪

     日本在2008年通过的新道路交通法对酒驾行为的处罚达到了近乎严苛的地步。对酒后驾车者本人,违规者将被处以最高5年监禁或100万日元(约合9300美元)的罚款,同时还新设了“车辆提供罪”“酒水提供罪”以及“同乘罪”等新的罪种,凡是向酒后驾车的司机提供车辆、酒水的人以及车上的乘客都要受到严厉处罚。而日本酒后驾车的认定标准呢?血液里酒精含量达到0.03%即可认定为酒驾。换句话说,喝一瓶啤酒就差不多超过了…… 

   此前日本爱知县一宫市创下酒后驾车罚款记录,被发现有酒驾行为的小轿车上乘坐了5个人,对司机处以30万日元的罚款,对明知司机喝过酒但还是让他开车的车主罚款30万,对明知司机喝过酒不但不制止他开车还坐上车的其他4人每人罚款20万日元,罚款总额高达140万日元。这辆车总共被罚了140万日元,约合9万元人民币。

美国:酒驾入罪,青少年尤其严厉

    美国各州对于酒后驾车的认定和处罚不尽相同,不过适用最广的是当场吊销执照和入狱六个月到一年不等,对造成生命伤害的酒后驾驶员可以以二级谋杀罪起诉,最高可适用死刑。近年来认定酒后开车的血液酒精浓度标准更是日趋严格,从0.08%降到0.05%,由于年轻人酒后开车的比例较高,针对21岁以下的驾驶者,血液酒精浓度0.01%就算酒后开车。 在美国醉驾,如果起诉,包括餐厅、同时一起喝酒的人都一起成为被告。所以,你在美国餐厅喝酒,喝醉了想开车,餐厅老板和服务员第一个把你拦住。 不过对于酒后驾车初犯者还是以惩戒警示为主,因此虽然大量酒驾者被判刑,但是真正需要服完整个刑期的人并不是太多。

香港:最高可判入狱三年

    香港法律规定,酒精含量超过0.02%即可认定为酒后驾车,触犯酒后驾驶条例的司机,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25000港币及监禁3年,首次被定罪者更会被停牌最少3个月,并强制司机参加驾驶改进课程。2006年梁家辉次酒后驾车,并与小巴相撞。香港法院判处梁家辉监禁两个月,缓刑3年。

新加坡:巨额罚款,最高可监禁三年

   新加坡法律规定,酒后开车初犯者将被罚款1000~5000新元(1美元约合1.44新元),或入狱6个月以下;再犯者则被罚款3000~1万新元,并被判入狱12个月以下;屡犯者则可被判支付高达3万新元罚款,并入狱3年。被判酒后驾车者即使没有造成车祸,也将被吊销驾照至少一年。

瑞典:酒驾累犯将终身禁驾

    在瑞典,只要血液酒精浓度超过0.2‰驾驶车辆第二次被发现,将面临终身吊销驾驶执照的处罚;如果发现血液酒精浓度超过1%,将最高判处2年监禁。

根据我国2007年的统计数据,全国酒后驾车导致的死亡人数为3435人,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4.21%。 另外,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余年间,全国因酒后驾车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2%上升到了4.4%,平均每年以7.3%的速度增长。

严刑峻法绝非根本的解决之道

    醉驾入刑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到底是对醉驾本身还是对醉驾产生的危险后果入刑这个焦点之上…

醉驾入刑:由结果定罪变成行为定罪

   我国刑法中早已规定有交通肇事罪,但必须是行为人造成严重后果时才给予刑事处罚。去年八月刑法修正案草案中作出了这样的修改:“对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就意味着, 意味着危险驾驶罪既是一种行为犯 (只要是醉酒驾驶即可成立犯罪),也是一种危险犯 (只要有危害社会的潜在危险即构成犯罪,不需要实际造成后果)。

醉驾入刑,惩前毖后胜于乱世重典

    醉驾入罪是指未产生危害后果者。从刑法说,只有个别故意重罪如谋杀才将尚未产生后果之过程视为犯罪,醉驾虽有造成危害的可能,但仍旧不属此类,入刑似有过重之嫌。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吊销驾照已经是一个足够有效的惩罚,完全能起到惩前且毖后的功效:驾照吊销期间根本连驾驶车辆的权利都已经被剥夺了。当醉驾没有造成悲剧,并且可以通过吊销驾照避免醉驾者下一次制造悲剧,再进行刑事惩罚就过于严酷而多余。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称,“不应认为只要达到醉酒标准驾驶机动车的,就一律构成刑事犯罪;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的行为,不应该诉至法院追究刑事责任”这实际上是符合刑法的谦抑精神的。

加强立法,更要加强执法

    徒法不足以自行。无论行政层面的处罚还是犯罪行为的追究,都必须遵循控方举证的原则,简单说就是要抓到才算数。醉驾入罪确实会带来足够的威慑的效果,但同样也会增加逃避处罚的动力,由此导致执法成本增加。事实上,媒体报道显示,自从去年加大行政层面的执法治理力度后,酒后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均比上一年有所减少。也就是说,现行的处罚措施只要认真执行,是有效果的。无论醉驾入刑与否,立法层面只能解决立足点的基本需求,执法水平如何,才是决定性的关键之处。

在酒后驾车的治理上,立法只是基础,执法才是决定性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波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