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公诉方指控刘志军收受贿赂逾6400万元,根据《刑法》,刘志军这位昔日的铁道部长正面临着被判死刑的可能。庭审五日后,刘志军的辩护律师钱列阳和娄秋琴再次来到秦城监狱,当律师问有没有话要带给女儿时,刘志军表示,没有什么要说的,只是叮嘱女儿,千万不要从政。(6月25日人民网)
据报道,刘志军出身微寒,19岁进入武汉铁路分局当养路工,一路打拼,最终栽在了共和国铁道部长的位置。在秦城监狱,叮嘱女儿不要从政,这话不是肺腑之言,也是经验之谈。那么,从政大半辈子的刘志军,为什么要叮嘱自己的女儿不要从政呢?
莫非刘志军担心女儿从政的结果是他这种下场?显然不是。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一批贪腐、渎职官员相继被查处。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工作报告,披露了过去5年查处贪污贿赂、渎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等情况。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五年来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13.8万件,判处罪犯14.3万人。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5年来,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65787件218639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173人(包括厅局级官员950人、省部级以上官员30人)。这个数据虽然不小,但依然说明奉公守法、勤政为民的官员还是绝大多数。
相信刘志军叮嘱女儿不要从政,自有他的道理。前不久,有人对官员从政之路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从普通科员晋升至省部级官员要跨越8级台阶。普通科员成为正厅局级官员,大约需要25年。如果不能在35岁升到正处级、45岁升到正厅级,仕途就很有可能原地踏步。对此,也有人总结了一套“升迁要诀”:年纪要轻、学历要高、岗位要多、领导要爱、机会要巧。
刘志军官至铁道部长,在官场浸润多年,算得上见多识广,对官场的这套“要诀”应该了然于胸。特别是在这个“拼爹”的时代,老爹已经倒台了,女儿如果再硬着头皮去从政,“前途”自然就没那么光明了。或许,在刘志军看来,若是女儿老老实实为官,将来肯定当不上什么大官;若是女儿像他一样为官,依靠官场“要诀”、“潜规则”行事,最终的结局可能更惨。与其这样,还不如不从政。
刘志军究竟怎么想的,不得而知。刘志军叮嘱女儿不要从政,显然是因噎废食。如果大家都不想从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岂不是后继乏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大批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勤政为民、甘于奉献的好干部。然而,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并非那么简单。在干部队伍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把当官作为捞钱的工具,为自己、亲属、小团体谋取不正当利益。
领导干部夙兴夜寐,勤政廉政,为民生大计、群众疾苦操劳,为地方发展、造福百姓奔忙,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尊重。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自身做起,带头改进作风,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务实亲民,率先垂范,与此同时,10个中央巡视组已全部进驻有关地区和单位开展新一轮巡视工作。中央改进作风、惩治腐败的决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这样的官场氛围下,从政之路可能意味着吃苦、意味着奉献。当不当官,还真得慎重考虑。
相关评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