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日报》(2012年07月25日 03 版) |
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但中国选择了克制,始终致力于双方协商处理事件。没有中国的克制,就不会有今天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合作发展,南海也不可能是和平之海。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23日发表国情咨文,称在南海问题上处理同中国的纠纷时展现出了“极度克制”。“克制”这个词从菲律宾领导人口里讲出来,实在是过于滑稽,尤其是还加了个“极度”,更显得欲盖弥彰。
阿基诺选择这个词显然是想混淆视听。因为这么一来,菲律宾就可以再次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受害者,一个老老实实的国际规则的遵守者。不过,中国人历来讲言行一致。究竟是谁不负责任地在南海挑事?以为简单地说声“克制”就能逃避责任,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岂不是太幼稚可笑?
看看菲律宾是怎么“克制”的吧:在中国领土中业岛上开幼儿园;向外资拍卖中国管辖海域的油气勘探和开采权;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袭扰中国渔船渔民;与美军联手举行夺回石油平台的军事演习;威胁说有可能邀请美国侦察机巡逻南海争议地区;试图借南海问题“绑架”东盟……如果没有菲律宾这些接连不断的大动作、小动作,南海问题也不至于有今天这样的热度。
阿基诺没有解释什么叫“极度克制”,这是否可以被理解为,菲律宾的所谓克制已经到了底线。如果真是这样,阿基诺在国情咨文中究竟想释放什么信号?“极度克制”非但看不出丝毫诚意,反而散发着一种怪怪的“气味”。
克制是10年前中国与东盟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五条明明白白地写着: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包括不在现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沙或其它自然构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动,并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它们的分歧。
真正做到克制的是中国,而不是菲律宾。中国是这一地区最大的国家,论实力也是最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但中国选择了克制,始终致力于双方协商处理事件。10年来,中国严格遵守这一条款。中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就是建立在最大限度的克制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中国的克制,就不会有今天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合作发展,南海也不可能是和平之海。
任何克制都不可能是单方的,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如果一方克制,另一方不克制或假克制,不难想象局势将向哪个方向发展。不管菲律宾如何自以为是地耍小聪明,都无法改变黄岩岛主权属于中国的事实。目前,黄岩岛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中方希望菲方多做有利于局势进一步缓和、有利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事情。这是从中菲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着想,是为了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的大局。
相关评论:
三沙市的创意并非因南海冲突中国人才有的心血来潮,早在1959年,三沙工委、办事处就成立了。今天的三沙市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是中国人历史上很多意识和行为不断积累的瓜熟蒂落。中国就应顺水推舟,放手在南海做我们该做的事。过去总是中国抗议菲越,这不正常。与之相比,今天菲越抗议中国倒是更正常些。重要的是,他们的抗议不能把中国怎么样。[详细](环球时报)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国情咨文中说到南海问题,言谈话语间并不能使人看到清晰路线图。他一方面声称坚持通过外交方式解决争议,另一方面把黄岩岛比作菲律宾的“后院”,污蔑中国擅闯菲律宾的“后院”,实际上仍然在极力混淆视听。[详细](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