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孙中山的梦想:被铭记与被遗忘的

2009年07月10日08:5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夏佑至
孙中山的政治遗嘱

  晚年激烈的政治主张改变革命之路
  
  终其一生,孙中山对政治权力有一种矛盾的态度。1912年在革命存亡的关键时刻,他表现出了政治家注重现实的气度和超脱的人格魅力,避免了内战,并且将中国导入了——至少在形式上——宪政共和的轨道。但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之后,和北京政府的斗争成了他生活的主线。也许是因为混乱的政治局势的刺激,他后来的政治主张越来越趋向激烈。在人生的最后13年中,孙中山的行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争议。
  
  1913年武装反抗袁世凯失败后,孙中山再次流亡日本,建立了一个全新的、金字塔形的新政党(中华革命党),普通成员必须无条件服从领袖,并且向孙中山个人宣誓效忠。这种新的组织原则引起了同盟会老同志的反感和抵制。袁世凯死后,他和北京政府之间没有和解,而是引广州的地方势力为援助,继续与北京进行武装对抗。1917年,他曾将一部分国会议员召集到广州,召开非常国会,3年后,这个国会选举他为非常大总统。这些活动增加了国内民众、尤其是知识阶层对他的疑虑。人们担心他会引起大规模的内战,对广州国会的法律地位也始终存疑。
  
  二零年代初,孙中山开始考虑武力统一中国,为此不惜与支持他的广东地方势力陈炯明决裂。陈炯明是老牌的同盟会员,参加过黄花冈起义的革命家,孙中山是应他的邀请才到广州去的,但他不同意北伐,而主张联省自治,先在南方实践宪政共和的理念,徐图进取。
  
  广州政府的内部分歧很快演变成武装冲突,孙中山一度不得不离开广州,到上海闭门著书。在上海赋闲的岁月里,苏联政府与他建立了联系。
  
  在流亡年代,孙中山曾经六次环游世界为革命募捐,这证明早在19世纪末,中国国内政治就和全球化的世界形势联系在一起,而孙中山早期的政治活动与日本紧密相连,晚年的政治活动则和苏联关系密切,早已不是什么秘密。1896年,他被中国驻伦敦公使馆捕获,他的英国老师康德黎发动英国的媒体和政界把他救出来,他从此在欧洲人眼中成了受迫害的中国革命者的象征,但他政治冒险生涯中主要试图依靠的力量却是日本。他有一些忠实的日本朋友,其中有人为他从事危险的情报工作,甚至直接参加他策划的暴动,至少有一个人因此而牺牲。孙中山和日本政界的关系一直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因为人们担心这会损害他的爱国形象。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孙中山赖以进行革命的力量,包括暗杀团体、秘密会社、地下帮会、外国政府乃至军阀,华侨、职业革命家和青年知识分子是他动员的主要目标。但这些都力量没能够有效地整合中国社会,更不用说统一国家,建立起高效率的中央政府了。最终,他接受了苏联的援助,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建起了黄埔军校和一支意识形态化的军队,确立了“联俄容共”的方针。这些努力最终改变了革命的命运。
  
  1923年,孙中山的支持者打败了陈炯明,他又回到了广州,进行北伐的政治和军事动员。第二年,就在向北方进军前夕,北京的政坛发生了变化。冯玉祥发动兵变,推翻了曹锟总统,并邀请孙中山到北京商议国是。
  
  1925年1月1日——距离他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的就职典礼13年后,孙中山抵达北京。他受到热烈的欢迎,但北方之行并没有开启一个新时代。孙中山的肝病复发了,三个多月后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iujing)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