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孙中山 |
从改良主义者到革命领袖
国父并不都是革命家,甚至并不都热衷政治。美国的华盛顿只任了两任总统,就厌倦了政治;印度国父甘地甚至反对暴力。孙中山的革命家形象比国父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但他也并不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一直是“非革命不足以言欢”的。
孙中山1892年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广州当医生。两年后,他28岁,到上海托老乡郑观应疏通关系,帮助他去谒见李鸿章。他给李鸿章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表达对时事的看法,并有治国方略若干,寄希望于李鸿章能够采纳他的建议。在那个时代,这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最常见的作法。
但被称许为“中国俾斯麦”的李鸿章最后没有见孙,具体原因不明。孙中山的万言书可能根本没有递交到李鸿章手上——类似情形,门房和幕僚照例是要索贿的,没有证据表明孙中山为此贿赂了李的属下。实际上,即便他行贿,也未必见得到李鸿章。时值中日两国就朝鲜地位问题进行交涉,战争一触即发,李鸿章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对日交涉,可能根本顾不上见孙中山。总之,孙中山情绪低落地回到了广州,万言书最后只能发表在上海的报纸上。
中日之间的战争很快爆发了。这场战争是亚洲历史的转折点之一。中国的海军遭到日本舰队重创,一败涂地,最后只能向日本求和。第二年李鸿章赴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等地割让给日本,并承担战争赔款白银二亿两。这一战彻底改变了东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使日本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与此相应的是中国急剧衰落和政治改革情绪的高涨。
中日战事正酣的时候,孙中山离开了中国。他远赴位于太平洋正中的檀香山,着手组建兴中会,从此放弃改良路线,成了职业革命家。
他最后一次和李鸿章发生联系是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席卷中国的时候,他再次谋求与李见面,想劝李策动南方各省独立,自任总统,组织美国式的联邦国家。然而李鸿章既不然是俾斯麦,就更不可能是华盛顿。会面的尝试和1894年一样,再次在流言中不了了之。
作为职业革命家,孙中山的目标有两个,其一是推翻清朝,第二是建立一个宪政共和国。为了实现第一个目标,他和他的同志策划过许多次暗杀和暴动,但几乎所有的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在革命生涯中的多数时候,孙中山负责将职业革命家团结在自己周围,而不是策划具体的暗杀或暴动。他是领袖人物,有组织才干,擅长写作,演讲富有煽动力。共和国于1912年1月1日成立之前,他先后参与组织了兴中会和同盟会,后者整合了许多名噪一时的革命团体和知名革命家,而他被推举为同盟会的总理,成为职业革命家公认的领袖。
1911年的武昌起义发生的时候,他在美国丹佛——漫长的流亡生涯中的一站,对起义毫不知情。这次起义在南方得到的响应超过预期,最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17个省脱离了北京政府,宣布独立。消息传到海外,孙中山随即动身回国。
这一年年底(12月21日),他回到中国,9天后被选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生涯达到了辉煌的顶点。但在此之前,也就是从1895年策动广州暴动到1912年这段时间里,孙中山度过了备尝艰难的17个年头。他经历了逃跑和流亡——很多次,经历了被捕——在英国,一次次放逐于世界各地,大多数时候生活在外国。
在长达十数年的时间里,革命事业前景黯淡,个人生活——婚姻和财务——也遇到了各种麻烦,但没有资料显示这些动摇过孙中山那职业革命家的坚强神经。他能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统,可以看成是对他的革命经历的一种回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定都南京。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正式就任临时总统职位,但他没有机会将自己的政治蓝图变成现实。北京的清朝政府没有被推翻,实力派袁世凯掌握着帝国最精锐的军队,有能力决定中国的走向。孙中山只被看成一个过渡人物。
中国虽然有着全世界最最长的中央集权的历史,但大多数时候,政治统一只是作为理想而存在,南北分裂、军阀割据倒是更加常见的景象。民国初年,政治对峙的历史重演了。孙中山和南京政府的反应是说服袁世凯逼使清帝退位,加入共和政府,实现南北统一,作为交换,孙中山承诺辞去职位,推举由袁世凯来接任总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