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2日至24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
![]()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每年通过中俄原油管道从俄罗斯进口1500万吨原油。 |
来源:财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期间,中俄两国有望就俄罗斯对华增供原油、修建东线天然气管道等方面内容达成协议。借助能源外交,北京与莫斯科正逐渐坐实中俄“同盟”,以应对美国能源新政对全球能源格局造成巨大冲击的潜在风险。
刚刚当选的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2日至24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据中国外交部相关人士介绍,中俄两国有望在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期间达成增供石油天然气管道协议,目前双方工作组和有关企业正在莫斯科进行紧张的谈判。
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中东这一传统的世界石油中心成为中国能源进口战略的关键对象,但随着近来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北京逐渐开始向拉美、俄罗斯等地寻求能源进口。鉴于地理位置的接近,俄罗斯更成为中国发展东北方向能源进口战略要道的关键对象。
中俄能源合作由来已久,能源外交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务实合作的重点。1996年,中俄决定设立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委员会,开启两国能源外交序幕。此后中俄开展原油管道建设相关谈判,并于2009年达成中俄“贷款换石油”协议,使两国经济实现双赢。
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每年通过中俄原油管道从俄罗斯进口1500万吨原油。有消息称,俄罗斯可能把对中国原油供应量提高一倍,以换取从中国获得贷款。据悉,今年2月,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王岐山在北京会晤俄方代表时已就该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能源外交,北京与莫斯科正逐渐坐实中俄“同盟”,以应对美国能源新政对全球能源格局造成巨大冲击的潜在风险。
自上台以来,奥巴马就提出能源新政,试图通过全面能源政策确保美国的能源独立,进而确保美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议题上更大更长久的话语权。本月中旬,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连任以来的首次能源政策讲话。在这份“美国更清洁和安全的能源未来的蓝图”中,奥巴马强调替代能源以及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并且鼓励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分析认为,美国主导的能源革命可能改变全球能源格局,给世界(尤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带来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从各个方面巩固并强化能源供应显得必要且紧迫。
相关评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