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秘书长陈建国昨日接受南都采访时说,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副职职数配备过多,建议从各级行政部门至少减少2/3的副职职数。(3月2日 南方都市报)
陈建国的言论引起网民关注,也让民众对即将启动的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充满期待。“减少2/3的副职职数”是否妥当可行,有待考证,但副职职数过多确实引起群众共鸣。“精简机构” 一直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通过改变党和国家的组织机构臃肿重叠、层次过多、职责不清、缺乏效率的状况,做到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灵活高效。
我们已进行过四次改革,可效果不是太好,“陈建国说,这些年来,我国政府机构职位、职数不断增加,尤其是各级政府副职数配备过多,副职领导干部之间分工很细,存在交叉任职,不但提高执政成本,而且降低执政效率。”“一个县县级干部有几十个现象较普遍。”老百姓期盼尽快开展县级机构改革,精简机构,裁减官员,把更多的新增财富用于发展生产,共同致富,改善民生上。
一个县几十个县级领导干部、几百个科局级干部。在县级机关各部门的领导班子中,一正五副、一正八副、一正十副的现象并不鲜见。都说“人多力量大”,事实也不是那么乐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人员严重超编,财政负担沉重不说,管多不理事、龙多不治水,副职臃肿还易滋生监管缺失、职权滥用、长官意志、互相推诿、相互扯皮等各种各样的官僚主义和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
事实证明,由于机构重复设置,职能重叠、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导致部门之间出现争实权、抢利益、轻协调、推责任、避义务的问题。“庸懒散软贪”的机关病久治不愈就不难理解了。
笔者认为,要想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群众满意的政府,解决“公车滥用”、“效率低下”、“服务意识不足”、“能力不强”等干部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就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从精简副职着手,这也是顶层发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