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商金增敏在微博上出20万请温州瑞安市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在网上引来一片热议。无独有偶,18日,广东东莞一网友@肖功俊也在微博上“如法炮制”,出价10万元邀请该市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而同在温州,19日,又有一人抬价至30万,邀请温州市苍南县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2月20日新华网)
印象中,企业老板、网民重金“邀”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已非“新闻”。去年5月4日,温州网民曾列出了一批污染严重的河道,希望环保局长“能带头下河游泳”,引发关注。不过,在春节刚过、蛇年伊始,温州、东莞两地企业家和民众争相喊价,“邀请”辖内的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在斗胆“冒犯”、“挑衅”中再次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环保神经。
绝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不论是悬赏10万,还是20万、30万,就算环保局长真敢去那污染严重的河道去游泳,也会无颜、断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笑纳”这天下掉下来的“金饼”的。这种“点菜式”的悬赏,表面上看是一种挑衅性“炒作”,实则是对环保官员不作为的一种另类嘲讽,更是一种呼吁,折射出了民众对河道污染的忧心如焚和无奈。
不过,这样尴尬的“好事”被环保局长摊上,还真有点怨。天下人都知道,治理环境污染是政府应尽之责,一个地方治理环境污染成功与否,与当地党政“一把手”的政绩观有着直接的关联。辖内河道臭气熏天,监测数据却喜气洋洋,与老百姓的亲身感受明显脱节,党政主要领导显然不是“睁眼瞎”。因而,除了环保局长之外,我们的书记、县(市)长也应在悬赏受邀下河游泳之列。
记得去年5月,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曾表示,“检验温瑞塘河治污成效,不以部门报上来的数据为准,要以环保局长和公用集团董事长带头下河游泳作为河水治理好的标准”,此说曾引来一片叫好之声。现在看来,这个“标准”显然在当地没有落到实处,成了一种应景式忽悠,其主要原因或在陈德荣书记还有温州市长及各县市等首脑们没有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面对接踵而来的“微博发难”,面对网民重金悬赏下河游泳的叫板,我们不仅有必要更新一下“带头下河游泳”这个好标准,还要将其升格为“国标”。“下河游泳”的官员,除了环保局长之外,书记、市(县)长,还有塘河保护管理有关责任部门的所有科级以上干部“一个都不能少”。同时用治理酒驾一样的力度来狠抓落实,让“一把手”带头用切身体验去感受治污成效。如此,蓝天碧水、鱼翔浅底将不再是奢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