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二度退出春晚”的消息爆出,吓了我一大跳。我受惊吓的原因不在本山大叔的“退出”,而是这“退出”的前缀——“二度”。我费了半天劲才想起来,龙年春晚的确没有咱们的“小品王”,此次他老人家果真是“二度”退出。
我稍微琢磨了一下,我之所以产生上述错觉,至少能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我孤陋寡闻,对春晚和本山大叔“关心”不够;二是本山大叔的确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春晚的标签,以至我忘了去年春晚他已经退出一次;三是没有本山大叔,春晚还得照常演,春晚还是那个春晚。而且,和许多人“没有赵本山的春晚不叫春晚”的判断相反,官方统计龙年春晚收视率为32.75%,比兔年要高。这个数据似乎对赵老师有些不敬,但我还是愿意相信它,数据无论如何“官方”,也应比感觉更可靠些。
我不知道像我这样孤陋寡闻,对春晚缺乏“关心”和应有热情的观众究竟有多少,但据我了解,像我这样的人身边还有很多,而且估计会越来越多。
我其实对春晚很有感情,上高中的时候,寒假归校,和同学们聊的第一件事就是春晚,还会和同学们一起兴趣盎然地温习、模仿小品中的台词。这样的热情当然和年龄有关,但似乎也不尽然,因为若干年后,春晚依然拥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力,春晚节目中的精彩台词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来年的社会流行语。不过,最近几年,春晚似乎风光不再。它有点像传说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它没觉得多好,没它还惦记着。一到除夕夜,大家还是会开电视,一边漫不经心地看春晚,一边摁着拜年短信,又有多少人会像电影院里欣赏电影那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它呢?看春晚,对中国人来说,现在已不是一种自觉,更像一种习惯。春晚,是一台晚会,但在许多家庭,它就是一段“背景音乐”而已。
春晚影响力式微,固然和节目质量下降,缺乏创新有关,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如今人们的视听生活更加多元化,观众的选择更多,口味日刁,自然容易对缺乏创新的节目产生审美疲劳。对赵本山的小品也是如此。这位总是自谦为农民的天才笑星的确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每年春晚似乎总有惊喜,而且总能在雅和俗之间找到某种聪明的平衡,但自小品《不差钱》以后,这样的惊喜就越来越少,而媒体曝光的赵本山和央视理念上的冲突倒是越来越多。既然如此,一场心照不宣的分手就势在必然,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且不失体面。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里,让全国人民同看一台节目还指望大家都喜欢看的想法本身是滑稽的,而指望某个演员撑起整个节目,给全国人民带来欢乐的想法也是不靠谱的。因此,对当下这一场轰轰烈烈、沸沸扬扬的分手,大家没有一丝理由不去坦然承受。没有赵本山,想看央视春晚的还会看(想看赵本山,你大可去看辽宁卫视、江苏卫视的春晚,本山的忠粉们没有一点损失);退一万步讲,没有央视这一台春晚,我们的年也要过。春晚本来就是一乐呵的事儿,为它闹心,甚至打嘴仗,犯不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