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退出2013年央视春晚的消息一时间在网络引起热议。有人感到惋惜,有人拍手叫好。或褒或贬都证明赵本山这个文化符号已经深入人心,这也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爱之深,责之切”。
谈到春晚,必提赵本山。近20年时间,在中国人的春节记忆里,看赵本山的小品似乎要比吃饺子、放鞭炮更具年味儿。赵本山已然成为观众们的一种习惯、一种依赖。正是出于这种依赖,观众们对于赵本山的期待越来越强烈,评价标准更为严格。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随着小品“铁三角”的解体,“白云”的激流勇退,赵本山近年来的表演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坊间骂声纷至踏来,“驱逐”的声音、讽刺的言语不绝于耳。但当我们冷静下来,换位思考,换了谁又能承受住数以亿计观众的期待?压力可想而知。
赵本山此次并非因病退出,而是因为对于剧本的不满意。随即赵本山加盟地方卫视春晚的消息不断,这或许能够有力的说明央视春晚对于演员的压力有多么巨大,即便是身经百战的“小品王”也如履薄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经21年打造而成的“小品王”的接力棒并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接替的。赵本山的成功绝不是偶然,即便有人说他已不是从前那个淳朴、憨厚的“赵大叔”了,坐拥的亿万资产让他多了一份商人的“铜臭味”。扪心自问,这些转变中有多少是来自观众的“捧杀”呢?
赵本山的退出成为蛇年春晚的一丝遗憾,但“草根明星”郭德纲的加盟又为蛇年春晚带来一股清风。人们开始猜测郭德纲是否可以接过赵本山的大旗,延续国人的欢笑,谜底只有在那个万众瞩目的夜晚过后方能揭晓。无论结果如何,众口难调,褒贬不一的声音一定会有。我们需要给“赵本山们”一些时间去调整,同样,我们也需要时间来适应。无论“草根”还是“大腕”,只要能为观众带来欢笑,足矣。何必和快乐太较劲呢?(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