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论坛及微博有网友晒出,56岁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家庭成员名下拥有21处房产的“个人名下房地产登记情况查询证明”。经南都记者从权威渠道查证,这些房产价值超过4000万元。其妻子时丽珍也为公职人员,现已退休,名下有房产17套。蔡彬在城管局兼管组织人事科,协助局长管理装备财务科。他否认有21套房产,称“如果真有那么多,我肯定很高兴”。(10月10日 南都网)
真是“表哥”刚走,“房叔”又大驾光临。只不过一个城管领导,名下就拥有房产数十套,在城市房奴无数,房产被称为硬通货的当下,难怪惊起网民们莫名惊诧一片:“这得抢多少苹果,没收多少辆推车,收多少保护费啊!”
网友的反应固然是戏谑之言,不过,“房叔”名下房产是真是伪;其获取房产的钱财、途径和手段是否正当,能否经得住考量;是否真如一些旁证人所说,“早些年番禺楼房便宜,洛溪新城房才900多一平方;早些年许多番禺区人都有买房买铺”……种种待解疑问,的确仍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查证,才能坐实。
最新消息也显示,广州市纪委官方微博@廉洁广州发布消息称,针对“广州一城管队长有20多套房产”一事,有关部门正在核查。一幅人们分外熟悉的网络反腐故事,眼看就要徐徐展开。
这不禁让人想到这些年来,因为偶然因素导致腐败现形等诸多案例。上一次,因为在不合时宜的地方表错了情,“表哥”杨达才在网民的深入扒粪下,轰然倒下;再往前追溯,因为言论不当触犯众怒,周久耕倒在了“天价烟”上。这一次,“房叔”蔡彬则因为一条网帖便“躺着中枪”,其太平仕途会否因此发生变故,对他的调查会不会继续朝过去的扒粪模式发展,则全待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
不管“房叔”能否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眼下,这些看起来毫不显山露水,本来拥有太平仕途的官员,很显然,已经越来越失之于一种偶然变故。偶然变故来自于网络监督,尽管其监管力道,可谓无坚不摧,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非常态监管,却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因此难免捉襟见肘、力有不逮。对于这种偶然,不知我们该是报以欣慰还是无奈?
就拿“表哥“杨达才来说,其被撤职后,网络监督似乎再度告捷,但“官场从此不戴表,戴表只戴卡西欧”,据说也因此成为官场箴言。靠网络曝光、人肉等偶然因素牵出问题官员,的确可能形成一种警示效应,但没有一种有效的常态反腐机制,“网治”会不会越来越增长官员应对舆情的策略与手段?
如果问题官员学会在公众面前控制好情绪,隐藏好观点,不戴名表、不抽好烟,只是偷偷地在银行存上巨款,像“房叔”那样悄悄购置无数套房产,不露不炫、四平八稳,他们或许就能成为仕途安稳、平安落地的官员。
或许,对于“房叔”们,网民仍需要深入扒粪。可如果没有常态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等反腐机制,让官员们的财产随时见见光,晒晒太阳,那么当官员们不戴名表、不抽天价烟后,谁又知道他还可能是一位不显山不露水的“房叔”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