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此文发表于2010年,放在当下依然有意义,供读者诸君评判。
2010年,《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文章,文章指出,要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抓住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不仅要继续整治拉票行为,还要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对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买官卖官行为一直执行高压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清醒的看到,跑官要官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一些地区和部门还很严重。笔者认为,受中国5000余年封建残余束缚和政治体制不完善的制约,整治买官买官行为是一项持久战,必须以极大的勇气和气魄,方能打赢这一仗。
首先,吏治之害古即有之。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个顽症,干部群众深恶痛绝。不严加整治,就会愈演愈烈,毁掉党的用人制度。说句实在话,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情每朝都有,花钱买了官就会卖官鬻爵以收回投资成本。以清朝为例,康熙征讨准噶尔费用不足,下诏鼓励富户捐纳,因此仅仅山西一省当年1年内捐县丞1万2千人,甘肃半年鼓捣了1万7;雍正年间督考国子监,就是考察那些纳过捐,但还没有正式到任正在等缺的候补官们,结果1万多监生里面9千5百余人不及格,甚至接近6成 人交白卷;乾隆时期规定白米20石可捐县丞1个,北京城几乎所有的旗人都拿发给的老米换了个官;嘉庆晚年间国库空虚,捐生人数捐到了22万。可怕啊,当时全国只有1300个县,竟有20多万候补在虎视眈眈。如此腐朽的封建王朝,灭亡也就在所难免了。
其次,中国人有劣根性。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对中国官场有精辟的评论,即“酱缸文化”,“由于长期的专制封建社会制度的斫丧,中国人在这个酱缸里酱得太久,我们的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酱缸的污染,跳不出酱缸的范围。年代久远下来,使我们多数人丧失了分辨是非的能力,缺乏道德的勇气,一切事情只凭情绪和直觉反应,而再不能思考。一切行为价值,都以酱缸里的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为标准。因此,没有是非曲直,没有对错黑白。在这样的环境里,对事物的认识,很少去进一步地了解分析。在长久的因循敷衍下,终于来了一次总的报应,那就是“鸦片战争”。”在当前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里,很多事情我们看不惯而又不得不去适应它,我们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各个领域如果不提前找出政策的漏洞并加以利用,仿佛就很觉得事情没开始就已经失败了。很多由于行贿买官而倒下的官员,普遍有一个共识,我不送,别人送了,我就吃亏了,悲哉!悲哉啊!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标准体系,需要提倡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的道德标准。
最后,制度有待完善。目前中国的官场文化讲究的是“对上负责”,因为官员的任免、督察的权利在上级。谁管我对谁负责是官员们的普遍心态,如果一个官员要晋升,必然想得到主管部门领导的认可。而权利越集中,就越容易产生腐败,当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干部任免权利都集中在一个人的手里的时候,腐败就是很容易发生的了。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持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对领导权利的监督,把官员的乌纱帽交还给普通老百姓,引导官员由对上负责向对下负责转变。正如李源潮部长说的那样,要加大监督力度,坚持和完善干部任用前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制度,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制度,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巡视力度,畅通电话举报、信访举报和网络举报等监督渠道。建立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反馈和向社会公开制度,引导大家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使之成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力杠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