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布什执政时的一次白宫发言会上,记者海伦不让发言人麦克莱伦回避问题,她厉声责问:请不要拐弯抹角,请说“YES”还是“NO”。麦克莱伦没有直接回答,继续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重新组织他已经说过的话。在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内,海伦至少5次逼着麦克莱伦直接回答她的简单问题。结果这又激怒了阿普里尔,这位黑人女记者尖叫着责问麦克莱伦:副总统切尼为什么要游说国会?麦克莱伦说,答案在白宫网站上。阿普里尔不客气地大声嚷道:我不要网站上的答案,你今天既然站在发言人的讲台上,我就要你的诚实回答。海伦说:白宫发言人应为两个老板服务,可是麦克莱伦只为布什服务,不为我们白宫记者服务。他拿了我们纳税人的钱,却很少跟我们说真话。这位老太婆长期来让白宫发言人头疼…【详细】

不要说中国质询尚无先例,早在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就宝钢工程建设问题,北京团一百七十多名代表向冶金工业部提出质询,可谓“共和国第一质询案”。结果并未令代表们满意,此后长时间内,本次质询成为孤例。但邓小平曾说,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法律框架内,一切勇敢都非鲁莽。代表们无论分组讨论还是大会讨论,你都应尽量争取发言,人大会议时间短暂,三千代表,摆在13亿人里很少,放在10天里很多。恰如彭真所说:“代表人数过多,因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都畅所欲言,不便召开讨论。”所以,代表发言时,别空话废话浪费时间,要一针见血一些,便是对选民的最大忠诚。全国人大代表手中这一票,代表的是所在选区的选民,而不是你自己的“一盘生意”或个人“事业”…【详细】
《纽约时报》记者约迪-坎特出了一本新书《奥巴马夫妇》,书中描述,米歇尔是一个难以相处的厉害角色。她不但批评丈夫奥巴马,还对总统的幕僚们严重不满,她的种种言行让幕僚们感到头疼、愤怒和害怕。米歇尔对总统和他团队的批评激怒了奥巴马的前任幕僚长伊曼纽尔,最终导致奥巴马的这位得力干将辞职不干。坎特还如临其境地记述了白宫新闻秘书官罗伯特-吉布斯如何在一次会议上情绪失控,不顾形象地用“FUCK”对不在场的总统夫人破口大骂。为了迎击白宫的指责,他还在书尾注明:这本书来自她对两百多人数百小时的采访。采访对象包括33位在职的和离职的白宫官员,以及内阁成员、奥巴马夫妇的亲戚朋友、之前的邻居和同事,也包括奥巴马夫妇本人。美国媒体节选发表,白宫无可奈何…【详细】
如果有机会去华盛顿,一定要去新闻博物馆参观,在里面有一个房间,专门展览了不少FBI办过的大案,而所有这些案件,都和胡佛局长有关。在胡佛时代,负责刑事案件报道的记者们日子非常好过,只要待在华盛顿,等着FBI公关部发布消息给他们,安排采访行动的场面,就可以写出一篇篇吸引眼球的新闻,当然,现在回头来看,这些记者在职业操守上有问题,他们充当了FBI的传声筒。因为打黑行动,强调国家安全,在美国民众的心目中,胡佛的形象一直不错。但为了保住权位,他一开始就搜集美国政府高层的丑闻,建立了秘密档案,并透出风去,这是最大的政治恐吓,为此他经历了八位总统。他在位上死去,尼克松在私人日记里写道:“如果他在之前被迫下台抑或主动辞职,他都很可能被人杀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