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喝尿的“冷血护工”如何炼成唯愿福利院里老人遭灌尿虐待这种悲怆凄凉之事,能成为大家反思的契机。 半夜惨叫,逼人喝尿郑州市淮河路与西环道李江沟村畅乐园老年公寓一夜之间变成了全国最著名的老人院,该院护工郑焕明凌晨三四点叫醒被护理老人,强迫给老人喝尿!新闻一经曝光,立即激起民愤。目前,公安部门已对畅乐园法人和参与虐待老人的护工实施治安拘留,对畅乐园老年公寓依法予以取缔。养老院虐老的新闻,已不是第一次曝出了,即便如此,看到以上种种虐待行径,人们仍然难以平静。“冷血护工”被拘留,整个事情看似结局不错,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热心市民的爆料,这家“经常传出打人声、惨叫声”的养老院会这么快被取缔吗? 【详细】 养老院照顾老人用的“哪一套”?一个护工为虐且不算完,当暗访记者冒充顾客打听敬老院的护理质量时,敬老院的女老板面对满屋的“吊带”——吊老人之布条时仍然振振有词说该敬老院如何如何质量之好,如何如何照顾老人“有一套”。如今看来,这“一套”不过是虐待老人的无耻手法。当然,管理者可以借说对于护工虐待老人的行为是毫不知情,但是,这也正是最让人感到愤怒和不可思议的地方,为什么老人深夜的惨叫声经常让邻居街坊感到毛骨悚然和极其愤怒,作为敬老院的管理者却可以“毫不知情”?实在是令人大惑不解。又或者是管理者对这样的行为已经感到习以为常,抑或是直接的纵容?即便是先前的毫不知情,在接到人员举报之后,敬老院的管理者是否有所作为?相关部门呢?有没有介入调查? 养老困局:未富先老置于全国视野下,银发浪潮席卷之下,中国正遭遇“未富先老”的尴尬。人人都将老去,老无所依的凄怆悲凉,想想都让人喟叹。在此背景下,“冷血护工”其实可看作“老无所依”养老困局的一个畸形映射。这其间的悲苦苍凉,让人不忍咀嚼。“畅乐之园”,竟成暴虐之所,没有比这讽刺的了。现在“畅乐园”被取缔了,对“老无所依”和“老有所养”的思考,却不能就此画上句号。【英国护理院逼年轻病友自杀】 |
![]() 该敬老院的广告语为:“替天下儿女尽孝”,另一个广告词写着“尊老敬老爱老”。 |
“冷血护工”敲响养老警钟在一个现代文明社会,人老了病了,都得有人管。这个“管”,除了有能力的子女的赡养义务之外,政府公共部门的保障也是责无旁贷的。人们纳税供养政府,就是为了享受这种广义上的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 老人更需要专业的看护中国人历来讲究“尊老爱幼”的传统,希望达到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状态。至今,都有不少人将其理解为将老人送进养老院就是大 逆不道。但是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院的不断增加是正常的,部分鳏寡孤独的老人进养老院也是合理的。人老了一个重要的风险就是失能失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大量的看护力量。相当比例的人口在一生中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都是在失能的状态下生活,对看护的要求更多更高。 别光盖养老院却轻视管理和监督 与其揪着郑焕明的无德言行捶胸顿足,不如多反省下其背后的真问题。 老人不该沦为养老院赚钱的工具“冷血护工”的事件,也让我们清楚的看到,社会上一些机构和个人一味把老人当做赚钱的甜头,而不是真心实意为老人的养老服务,同时该问责的,还有政府的失职和监管的乏力,更有停滞不前的社会养老机制和保障体制,或许政府能真正监管到位,加上有了符合现实的社会保障机制,今天也就不用听到网友们异口同声的“敬老院里的惨叫声何时休”的声音了。社会老年化趋势是不得不面对的形势,切莫让敬老院成为另一片危险的地带,莫让老人和社会再流一滴血。因为老人们今日的悲哀,也或许就是我们明天的悲剧。【养老金困局:一边不差钱,一边要破产】 |
![]() 切莫让敬老院成为另一片危险的地带,因为明天的我们也将变成老人。 |
破除“老无所依”需财政给力《春天里》应该这么唱才会让人欣慰: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社会福利里。 讨论“福利过度”对我们来说太早 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去年在解读《社会保险法》时,曾表示应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同时又说不能重蹈一些国家福利过度导致养懒汉的覆辙。他指的可能是一些发达国家提供免费服务导致的低效吧。但看看一些基层养老院成为“失乐园”,频现“冷血护工”的尴尬现状,我们有资格讨论“福利过度”吗?
加大社保投入才能杜绝“冷血护士” 好消息是,国务院7月起将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居民年满60周岁,可按月领取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内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全额支付,每人每月不低于55元,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详细】 |
![]() 社保基金在我国的财政中所占比例并不高,而这有限的资金有时还出现亏空。 |
责任编辑:胡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