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多妻制:远未终结的争吵 利比亚或将恢复一夫多妻制的消息,将这个古老的婚姻形式再度推到台前。数千年中,一夫多妻制因其在种族延续上的优势,盛行于拥有不同文化和宗教的社会。随着近代女性地位的上升,多妻制已不再被主流社会认同,但仍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演变留存。“坚守”至今的多妻家庭,成为了文明发展中的一景。 |
||
|
|
往期回顾
|
|
“中国人素质低,所以中国不应当??”这句话广为传播。中国人不爱排队,乱闯红灯…这些现象说明中国人素质差,所以中国民众需要被“素质高”的精英群体管束起来。成龙大哥所言“中国人是需要管的”,大约是这个意思。这些坏习惯我倒是深有感触,尤其是不爱排队这一项,有时我简直希望每个商场柜台前都配备一名交警。但放眼官员的素质,不免叫人胆战心惊:今天可能一个官员因为贪污几千万而锒铛入狱,明天没准又看到政府拆迁逼得一个人上访自焚。当然此类官员也许不具代表性,但此类故事层出不穷是事实。这倒提醒了我们如何理解民众缺乏规则意识:如果“上面”经常在工程招标中玩内部交易、在土地纠纷中不尊重法律、公款吃喝屡禁不止,又怎么能指望“下面”毕恭毕敬尊重规则?一个随地大小便的人,如何教化别人不要随地吐痰?…【详细】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七日,山东临清的城防兵民们遭遇到一场奇异的进攻。手执白扇的女子们唱戏般向城墙靠拢,嘴里念念有词。一个和尚一手挥舞双刃剑,一手拿着幡,指挥人马进攻。一个身穿黄马褂的人,右手拿刀,左手执旗,骑马冲向城墙。这些人跳跃呼号,看上去犹如鬼魅一般。叛乱领袖王伦通过为人治病吸引了大批信徒追随。极有可能是1771年的乾隆南巡,引发了王伦的野心。1773年秋,王伦便四处散播,他梦见自己是一条龙。他的朋友、信徒樊伟和尚在1774年夏,则称自己得到上天启示:王伦是弥勒佛化身。他们宣扬,灾难即将来临,只有追随者方可免除。在一个民众权力缺乏的社会,秘密宗教(法术)是一种补偿,也是一种力量。在短时间内,叛乱者以为自己在长期的贫穷和倦怠之后找到了激情,同时可以为自己的贪婪、嫉妒和愤恨找到出口…【详细】
一个地方的日常生活状态和气质,体现在最普通的食物上:一碗姜母鸭,一碗土虱,一碗牛肉面…相对台湾饮食的高标准,北京的牛肉面得打上“加州”二字似乎才名正言顺,更可笑的还有人在“加州牛肉面大王”前再加上“李先生”什么的,把加州唐人街搬到北京来。国产牛奶沦丧,国产牛肉面也沦丧,得贴一贴加州的商标才灵。肉价飞涨,我家门口那家“成都美食”,不单面和肉完全分离,也就是根本没有事先熬的牛肉汤,而只是一边煮面一边扔进牛肉,而且牛肉一片一片少下去,一点一点消瘦下去。有一天,当那碗牛肉面上面只晾了一小片孤苦伶仃薄如蝉翼的牛肉时,我忍无可忍地要求服务员把那片牛肉拿掉,“我宁可吃斋面,也不能让你们这么污辱牛肉面。”肉价飞涨只是原因之一,店家和厨师对于自己做的食物,或者活儿,早已丧失基本的尊重…【详细】
曾在《中国青年报》上见到一个有趣故事,《事业单位招考为何很难报上名》。作者报考福建省国家税务局公务员。所报岗位的专业要求是“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广告设计”,他的专业是“新闻学与大众传播”,网上报名,得到审核结果为“您的专业不符合”。作者说,他的中文系同学也被告知“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中文系的”。这位中文系同学“报考的岗位据该网站统计,共有307人报考,获得考试机会的仅23人”。作者问道:“真正能报上名的到底是哪些人?这个所谓的公开招考就是这样公开的吗?”主事者没有料到专业审核是个技术活,需要很广泛的知识。写程序的人没有那种科学实验的试错精神,写完后,没去设想可能出现的各种极端情况。如果那近三百个网络报名不成功的同学在网上串联好了,那就又是一桩群体性事件了,这又能怪谁?…【详细】
《第十九个妻子》:首次揭开摩门教一夫多妻制星期六是洗澡日。两个姊妹妻子往一个镀锌浴盆里装满凉水,每次扔进去两个男孩,用一个带把的刷子给他们擦背。洗完十个男孩换一次水。女孩会按日程表使用浴室,星期六她们要在特制的水槽里洗头发。先知不允许她们剪头发,他说,她们上天堂后,还需要用头发来为她们的丈夫洗脚……21世纪初,美国犹他州。斯科特的母亲贝凯琳是他父亲的第19个妻子,而他数不清自己有多少兄弟姐妹。大幕拉开,摩门教家族的神秘内幕渐渐展现于世,摩门教充满疑谜的一夫多妻制逐渐展开真颜…【详细】 |
人类失去性幻想,世界将会怎样? 《人类性幻想》大概收集了一千个性幻想案例,有些很有趣(有丈夫幻想妻子长了六块腹肌,并且事后奉上披萨),有些让人不快(在高潮时脚踩鹦鹉发出尖厉的嘎吱声),有些很怪异(有位81岁的物理学家通过幻想获得诺贝尔奖来达到性兴奋),有些的确很“变态”。英国心理治疗师B?卡尔总共研究了19000名英国人的性幻想。在临床心理学家那里,性幻想除了可以满足欲望和唤起性欲,更多见的功能是自我安慰、解决内在冲突、释放攻击性、逃避令人痛苦的真相、自我平衡等等…【详细】 |
《七日谈》:人越是聪明越难快活有许多人,为了躲避麻烦,不得不放弃一些好的东西,不是他不喜欢,是他没有办法把可喜的和可恶的挑拣开来。要是找到法子,让自己的智力和精力,不和自己作对,也算是会生活。能沉溺到一件事情,特别是和生计无关的事情中间去,应该是种福气,是吧?有所分心,总比焦虑强,把剩余的智力发泄到小处,总比移向他人强。难道不是有许多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便把兴趣放在给别人制造麻烦上? |
李明博自传《未知的道路》:从穷小子到总统韩国总统李明博的英文自传《未知的道路》将于11月在美国面市。自传记述了他称之为“伟大冒险”的从穷小子成长为国家总统的经历。“贫穷就像吸附在我们家的一只蚂蝗,”李明博说,家里没钱让他带午餐,于是他在学校时,中午只能靠喝自来水来抑制饥饿感。“我记得自己一直喝水喝到肚子快胀破了。那时候我才明白,不管你喝多少水,都无法把自己填饱,”他写道。他退休后打算继续推动“低碳绿色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