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平均到13亿人口,相当于每个中国人1年里挂8个吊瓶,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人均8瓶”的消息一出,立即成为民众的热议话题。按世卫组织推荐的用药原则,应该“能口服的药尽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静脉输液”。在许多发达国家,输液一直是医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后方式”。【网友评论

至少一半的输液是没有必要的

104亿瓶,250万,9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近日披露了一个惊人数据,去年一年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尽管中国人“爱”输液、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早已不是秘密,但是比国际水平多出五六瓶还是着实让人大吃一惊。据统计,70%的输液都是不必要的;目前我国每年因药物的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高达250万,死亡的高达20万人,其中大部分和输液有关。 好多中国人都得了“输液病”,迷信输液的疗效,又不知其危害。 有专家调查发现,有95%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详细

输液过度在我国一直存在

门诊输液的药物一般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抗生素类药物;第二类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等老年病的药物;第三类就是一些其他疾病用药,比如抗过敏药等。
     著名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专家孙忠实教授称:“在所有输液中,至少有一半是没有必要的。”输液过度的问题在我国一直存在。国际上公认的用药方针是,口服药应占50%以上,肌肉注射占30%—40%,输液占10%左右。但在国内某些医院,输液的比例甚至超过四成。

60%的药品不良反应是输液引起的

输液产生的危害是一个医疗常识。在我国,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这通常是因为药品直接进入了血液,缺少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屏障,再加上内毒素、PH值、渗透压等诱因导致的。出现输液反应,这个很常见,病人轻的,可以只是有一些皮疹,注射局部的疼痛。重的话可以出现一个过敏性休克,甚至经常还能有一些死亡病例的报告。【哈尔滨17儿童输液后现不良反应

“吊瓶森林”是怎么造就的 ?

生病,当然等不得

只有输液才能见效,才好得快,这是患者对输液最大的误区。有些人吃两天药不见好,马上要求医生给他输液。还有很多年轻人,上班忙没时间吃药,一有问题就来医院输液,专挑高级的、贵的抗生素。 得了病,大家都想快点好;看到别人也输液,自己也要输否则就吃亏了,但是却忘了它可能给你带来非常大的危害。 【详细

医生:我们可得罪不起患者

医患关系紧张,医生自保,也是导致输液泛滥的重要原因。虽然给药的方法加起来不下十几种,但是口服、肌肉注射和输液依旧是医生最常选用的。医患关系紧张,让部分医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有些心酸地告诉记者:“我以前也不愿意给患者输液,为此挨了不少骂,有的患者甚至当面跟我拍桌子,说吃了你的药一个礼拜还不见效,为什么不给我开输液?现在我学聪明了,只要达到指征就输液,再也没有患者骂我了,都对我一脸感激。”

医院以药养医,输液多多益善

在医院利益驱使下,医生们的“推波助澜”,成为静脉输液在各种治疗手段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一家中型医院,如果每天有100人“打点滴”,按最便宜的青霉素计算,每天至少多收益在数千元之多,一年下来利润惊人。如果是大医院,每年的收益何止百万。甘肃省卫生厅一位负责人曾经这样说:“输液的比例在治疗中越来越高,和医院过度治疗、过度使用抗菌素,一味强调经济利益不无关系。”

输液的风险远高于打针、吃药

输液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

据《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注射剂占所有不良反应的59%,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输液,可以说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由于静脉输液必须借助医疗器械,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不适甚至感染。即使注射器和针头等器具完全消毒,输液依然存在着其他风险:如果打点滴时使用的药液浓度过稀或过浓,就可能在进入人体后,破坏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输液速度如果过快,或输入过多药液,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衰竭和肺水肿。甚至,如果针管药液中混入气泡或者血凝块,还会堵塞血管,让心脏停止跳动。【详细

一半输液案例都会“出错”

英国有研究发现,在静脉输液的配药和执行过程中,大约有一半案例都会“出错”,其中1%的错误是严重的,58%的错误则相对温和。2004年,英国国家病人安全专责机构首次发布关于静脉输液安全性的报告称,每年英国约有1500万人次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其中的大部分治疗都是顺利的,但每年出错案例都超过700个。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静脉输液过程当中的出错率为18%。研究于2003年对639次静脉输液进行了687次观察,为时4周。结果显示,124次出错当中,18%是施药错误,79%是执行不当。

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更快、更严重

事实上,输液的风险远高于打针、吃药。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人体天然屏障的过滤,虽然发挥药效更快,但如果有不良反应,往往也更快,更严重。部分患者对药物会有强烈的过敏反应;药物在生产、消毒过程中,没有除尽污染物而引起品质恶化,都是常见问题。一旦发生危险,口服药可以洗胃,皮下注射的吸收需要一定时间,都能给急救制造一定的条件,但输液的“快速便捷”,却往往令人失去宝贵的抢救时间。

常输液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输液本身所带来的操作问题,也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比如滴注过快、液体温度过低或存在不溶性微粒、输液器具达不到无菌要求等,严重的会导致发热、心力衰竭、静脉炎、空气栓塞以及肺水肿。输液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所以常输液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它山之石:美国医院怎么输液?

感冒发烧:多休息多喝水

在美国,一般医生不随便给病人输液,除非遇到不得已的情况。一般感冒发烧,医生只是说多休息多喝水。 除非遇到特殊病情或病人,美国医生一般都遵从“可口服不注射,可注射不输液”的原则。如果病人看的不是急诊,医生一般不会安排静脉输液。如果有病人正发烧、体温较高,医生也会安排病人输液,但这种输液的目的在于打开静脉通道,而不会立即在吊瓶加入抗生素等药物。在病人开始输液后,护士都会在病床前待一会儿,如果病人出现明显不适就会立即停止输液,转而采取别的治疗方法。 【详细

输液有严格的操作规程

在美国,医生很受人尊敬,病人一般都是“绝对遵从医嘱”的,因此不会出现病人要求医生如何如何的情况。 即使需要输液,美国医院也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如设备必须彻底消毒,使用一次性针具等。还有美国医生介绍说,医生不随便给病人输液主要基于四方面考虑:一是输液比较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二是交叉感染;三是为了减少病人在用药时的疼痛;四是避免病人产生抗药性。其中的第四点是考虑最多的。

“医药分家” :医生只管开药,不管卖药

美国采取“医药分家”的制度。医院附设一个小药房,但小药房只负责给住院部提供药品。门诊病人一般都是拿着医生开的处方,自己到药店买药。医生开药时“对症下药”,如果涉及要用抗生素,一般只开低端的抗生素,不会一下子就给病人开出高端抗生素。 由于医药分家,医院里的医生对于每种药的价格不甚明了。对于老百姓来说,由于美国大部分人都购买了医疗保险,因此大部分医药费通常是由保险公司支付,因此病人对于自己看一次病、买一次药花了多少钱也不太清楚。

输液专职护士要有资格证

在美国,静脉输液由专职护士负责。普通护士需通过具有相关资质才能成为输液专职护士,需具备不少于2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和至少1年的临床输液治疗经验,并通过9个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由静脉输液护士认证学会颁发的静脉输液专职护士资格证。

专题策划 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北落
2011/01/17
NO.296
校友会:原来也是名利场
2011/01/14
NO.295
票价高:谁让我们看不起电影
2011/01/13
NO.294
春运:一场超大规模的集中迁徙
2011/01/12
NO.293
南科大闯关风险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