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80后在美留学生
1993年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演绎了那一批移民和留学生的美国淘金梦——办绿卡、买房子、买车子、赚钱培养孩子,在餐馆和衣厂之间沉浮打工,透露着对美国无奈的爱与恨。十年过去,美国却陷入失落的十年,中国则快速发展。但有趣的是,来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却快速增长,并在2010年跃为目前在美国际留学生中最庞大的一个群体。 【详细】
|
|
|
|
|
单身族:迅速实现美国梦
熊先生是2006年来美读书的80后,在中国读大学三年级时他就确定了未来出国的方向。来到美国后他勤奋读书,相继取得了会计和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后也很 快找到了工作,从事审计工作。接着就在所在城市最好的区域拥有了自己的房子,然而回首这一切,他“突然觉得一切太快了”。
|
|
|
“是留守还是回去”
熊先生笑说,刚来美国时,他并没有想太多所谓的美国梦,就希望自己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是随着就业后生活快速的推进,一方面生活逐渐变得安逸,一 方面随着中国逐渐变强大,他却有些徬徨,“是留守美国还是回去发展呢?”他坦言既舍不得美国的自由平等,而作为独生子女一代,最割捨不下的还是“亲情和友情”。 【详细】
|
|
|
|
已婚族:不能拿家庭冒险
2006年来美的张天师是一名工程预算师,凭藉其数学优势,还没毕业就拿到公司的Offer,工作后还利用业余时间拿下工商管理硕士,他表 示,当初想法很简单,想来美国提升一下自己,喝点洋墨水,工作几年就回去发展,可是慢慢觉得现实很残酷,已在美国五年,中国的机会虽然很多,但却需要人脉,现在回头看看有些不切实际;而已经结婚生子的他表示,有了家庭,就觉得“男人再怎么去冒险,也不应该把老婆孩子都拉进去”。
|
|
|
美国生活太无聊
谈起美国的好,张天师认为是人际关系简单,不过在美国公司上班的他也指出,相对于本地人,想得到上司的青睐和升迁机会也难一些;而从生活层面上讲,他坦言美国太无聊,没有亚洲的氛围,娱乐活动少,朋友圈子也较小,“在南部连想出去唱歌娱乐一下,都没有个像样的地方”。他肯定表示,未来一定会回国发展。 【详细】
|
|
|
|
科研族:更在意自己的梦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会管理委员会2003年设立“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来自河北的贾璋和湖北的罗诗静名列纽约区2010年的获奖者,今年他们分别获 得哥伦比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的博士学位,顺利毕业,目前贾璋就职于波士顿公司的科研部,罗诗静则马上要到纽约作博士后研 究,他们都很喜欢美国做科研的氛围,说起美国梦,他们笑说,“更在意自己的梦,以及是否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
|
不会把自己局限美国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贾璋喜欢工程专业,他希望未来能在这一行做得出色,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因为就职公司的国际化,他表示也不会把自己局限在美国,而老一辈有房有车的美国梦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他觉得周围很多朋友也跟他是类似的想法。贾璋表示,美国最吸引他的是人才很多,且多才多艺,而且科研体系也相对完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