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购物置地的报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方媒体中,但字里行间渗透着感慨、惊诧、怀疑甚或不解的情绪。相似的一幕,其实曾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过,当时的日本“几乎买下了半个美国”。喜欢“把成功穿在身上”亚洲人相信,自己的衣着与消费方式能充分展示你的身份和社会价值。【网友评论】 |
国人海外购物显现暴发户形象中国游客沉迷海外扫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发达国家疯狂购物,很多名牌专卖店如Burberry、Gucci等都增加了华人员工为中国客人服务,“您可以使用中文购物”的告示格外醒目。中国游客凭借着强劲的消费力震惊了世界,在英国2010年的打折促销季中国人消费的奢侈品达10亿英镑,英国媒体更是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北京镑”形容这一现象。据统计中国已经超越了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购买国。【详细】 |
中国企业热衷海外收购英媒报道,中国买家是伦敦最活跃的海外投资者,很多大陆人在伦敦物色房子(预算800万-1700万英镑)。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和扩张在同步进行,从联想收购IBM的Thinkpad业务到吉利整体收购沃尔沃,到最近的中石油收购欧洲的炼油厂和工商银行收购美国东亚银行。国际社会舆论已经从惊诧、议论到现在习以为常。媒体的观点已经从“中国人会来收购吗?”发展到“中国人会出价多少?”【详细】 |
中国买家为何热衷海外消费亚洲特色:“把成功穿在身上”《名牌至上》一书这样分析亚洲各国的名牌拜物教狂热:稳定持续的变化改变了亚洲的家族传统,人们有了新的确立社会地位、展示个人形象的方式。过去千百年有森严的社会等级,以出身、家族地位、职业来严格划分社会阶层;而现在人们有了新的标准,那就是“以财富论英雄”。不用再担心自己的出身,只要赚到足够的钱,就能成功上位赢得尊重。而西方奢侈品牌正是将金钱转化为社会地位的有效方式。亚洲人相信,自己的衣着与消费方式能充分展示你的身份和社会价值。 |
更低的价格、更放心的服务从质量方面讲,中国国内一些商品面临信任危机,这从国人仍普遍更相信外国奶粉就可见一斑。从售后
服务看,中国商家的服务意识和观念也有不小的差距。在美国等许多国家,顾客退掉不想要的商品是天
经地义,不需要任何借口。在中国退货,除非真的质量出现了问题。
|
金融危机下抄底与崛起心态相对于个人的消费购买来说,以企业和国家行为的海外购买因为牵扯进更多的商业和政治因素,并不适合用简单的道德思维去剖析。究其原因也并不复杂,无非是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加剧受困于劳动力优势日益减弱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野心;国家意志层面的政府鼓励,大国和平崛起的战略需要中国企业更明显的出现在西方主流市场;以及垄断国企过于顺利的发展膨胀了其战略野心…… |
步日本后尘,也要向日本学习40年前日本暴发户如出一辙曾几何时,富裕起来的日本人也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撒钱,给人留下深刻而充满争议的印象。20多年前,外媒曾报道过日本游客的购物盛况:“一批又一批挎着相机、旅行者打扮的日本人成群结队地拥进了Hermes、Gucci、Chanel和LV的店铺,他们腰部鼓囊,脸色红润,兴奋地东张西望,指着柜架上的皮包大声嚷道"这一排全要了"!”有人戏称LV如果没有日本消费者的青睐,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
日企也不输现在的中国企业日本企业和政府也不落后于普通国民,收购帝国大厦,收购电影公司米高梅,整个整个地从法国购买古 堡和葡萄酒农庄等等,甚至有些日本村庄,因为泡沫经济时期钱多花不完,干脆买入大量的黄金铸成佛像。在泡沫经济破裂以后,这些“盛景”沦为后人的笑料和批评日本经济模式的论据。【详细】 |
走出暴发户形象,请向日本学习如今的日本在经济上依然没有完全走出泡沫经济破碎后的阴影,但是其民间形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文明进化、素质提高外,其他因素也值得考虑:日本时尚品牌已经能比肩欧美,日本制造已经能靠自己的品质打入西方市场,赢得尊重。正因为日本制造也有一流产品,现在的日本虽然仍是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但已经鲜被西方视为暴发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