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慈善官办,壹基金连老贰都难当

    近日,“大侠”李连杰接受媒体访谈时无奈地称,壹基金计划可能面临中断。他坦言,壹基金是一个已经生了的孩子,但是没有“身份证”,法律地位模糊。壹基金的困境,在于其“黑孩子”的尴尬身份,而这也正是民间慈善组织发展的障碍:找不到“娘家”——业务主管部门,只能变成“非法”…【详细】【网友评论

  巴盖积极劝捐,壹基金面临早夭

都是行善,区别有点大

    那边厢,巴菲尔和盖茨刚刚成功游说美国40位亿万富豪捐出一半家产用于慈善,两人宣布9月底来华,与中国富豪共话慈善。这边厢,9月12日,著名影星李连杰首次公开表示,由他创建的国内著名私募基金会--壹基金,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挂靠关系将于年底结束。因为身份地位不清,壹基金面临中断困境。最新的消息是,壹基金在寻求公募的道路,希望得到民政部的支持,有一个合法的身份证来做更多的事。【详细

成功是单独的,困难是共同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非政府组织研究所所长、副教授邓国胜认为,近年来,中国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逐年提高,而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水平却很低,两者形成了强烈反差。2007年壹基金在北京成立之时,挂靠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之下,合约3年。作为私募基金,壹基金可借助中国红十字会的名义向社会公开募捐。然而,作为挂靠单位,壹基金没有自己的独立账户和公章,只能使用中国红十字会的,这给壹基金开展各种慈善活动带来极大不便。
    三年时间里,壹基金能有目前的关注度和规模,应该说是成功的。但壹基金的成功并不代表中国民间慈善的成功,倒是壹基金现在面临的困境是民间慈善的共同困境。【详细

  私募基金期盼法律给个合法“身份证”

区分公私本身就是法律的“模糊”产物

    我国没有慈善法(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全国人大失职),对于慈善基金,层级较高的规定是《基金会管理条例》,该条例于2004年由温总理签发,系国务院令。令人费解的是,该条例第三条规定:“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私募基金从一开始只能关起门来做慈善,而只有公募基金才能向公众募捐。笔者需要质疑的是,为什么慈善基金要分公私?这个国务院令是以何为依据来限制国民成立私募基金不得进行全国性募捐的?应该说,该条例明显没有上位法依据,条例本身就是个法律“模糊”的产物。

歧视私募基金属于因噎废食

    公募基金的数量和质量都令人堪忧,而民间做慈善的人数随着致富人群增加而增加,私募基金的困境从一出生就凸显,关起门来的慈善,是做不大也没有影响力。因此,出身不好的基金会,只能挂靠公家基金。而挂靠,必定是要受制于人。
    笔者质疑这种限制的合理性。“慈善”,俗话就是做好事。为什么做好事,只能公家基金向公众募捐做,而不能让私募基金做?如果说,私募基金可能滥用善款,那么,公募基金滥用善款的案例还少吗?即使要防止这种滥用,只能是从事后的管理中入手,严格所有基金的募款用途,用审计、核查、公开、透明来制约,对违法乱用的,刑法伺候,而不是一开始歧视私募基金,俨然是因噎废食。

建立私募基金为什么这么难

    第三,私募基金,其实也不是随便可以成立的,条例第九条规定,申请设立基金会,申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五)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的文件。不要小看了这个业务主管部门,这个部门是很难找到,而且,即使找到成立了,只要它说,我不同意你继续搞下去了,这个基金估计也难以再合法经营下去。国务院拿这个来限制、羁绊私募基金,实际上是最有效不过了,只不过,这种限制,有什么合理性?法律依据何在?【详细

限制私募基金=限制慈善发展

    第四,对私募基金的这种限制,实际上限制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国慈善事业落后不是因为中国人缺乏爱心,而是没有出路,因为,要做慈善,只能捐给公办基金。可以说,慈善一定要官办,国人不买账,结果就是中国的慈善事业和经济发展不符,中国人也看似缺乏爱心,而真正的源头是,法律限制了爱心只能献给公募基金。难得有一二个民间挂靠的壹基金,也是举步维艰,可以说,挂靠从一开始就不合法,就是李连杰所说的,没有身份证,是个黑孩子。

  公慈善私慈善,做好事不该分家

公募:捐的不安全用的不透明

    因为政策、法规上的困境,民间组织注册困难。也正是因此,民间组织的发育和壮大显得缓慢,以至于公众捐出的钱是否捐得安全,用得有效率,真正用于受灾对象难以保证。这些方面,恰恰是政府最应该、最有能力做好的事情,通过完善法规,让民间组织更透明,更值得信任。【详细

担心难以控制私募基金没必要

    主政者真的该反思一下,邓小平南巡前后,曾关于公私的讨论,左派执着于一大二公,公是好的,私是坏的,恨不得回到计划经济。小平同志认为实践是硬道理,现在几十年的经济迅速发展,正是消融了公私争论的意识形态,走市场经济道路的结果,然而,在慈善基金管理上的僵化状态,很难说有什么进步可言。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笔者认为对私募基金设立、发展的限制,无非是一条担心。万一私募基金做的非常成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政府担心难以控制,然而,一个做善事成功的基金,必定是良善的,那种防范的担心岂不是杞人忧天?

给政策“松绑”是最好办法

    眼下,民间慈善的脚步已经越走越快,慈善体制却仍显“后知后觉”。当二者的脱节日渐加大,就可能冷却掉民间慈善的热情。纾解民间慈善发展的瓶颈,最好的政策或许就是“松绑”:降低民间慈善组织法律身份门槛,给其适度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政府通过慈善立法等,用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规范和制约。这不仅是为了动员社会力量,更是为了满足公众“慈善需求”。【详细
    可以说,如果不改变这种慈善官办的僵化思维和病态法律,壹基金们永远只不过是一个官办慈善机构的使唤丫头而已,要让你失业,分分钟的事情,至于慈善能否搞好,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要控制社会的一切,然而,到如今,还可能吗?结果只能是害了慈善,苦了穷人!放壹基金等私募基金一条生路,做好事,请不要再分公私!

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罗丹

更多>>